《过山即事》
时间: 2025-01-01 19:4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却过兹山已九年,江湖身世只飘然。
曲城丘墓心空折,盐步庭闱眼欲穿。
惨惨野云生陇底,萧萧饥马立风前。
转多愁思摧华发,早晚轻舟上秀川。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离开这座山九年了,身世如江湖般飘荡无定。
曲折的城池和坟墓让我心中空虚,走在盐步的庭院里眼睛都快要穿透了。
惨淡的野云在山坡下升起,饥饿的马在风中孤独地伫立。
愁思不断,已使我的白发渐渐增多,早晚我会乘轻舟驶向秀丽的川流。
注释:
逐句解释:
- 却过兹山已九年:已经离开这座山快九年了。
- 江湖身世只飘然:自己的身世就像江湖一样漂浮不定。
- 曲城丘墓心空折:曲折的城池和坟墓使我的心感到空虚。
- 盐步庭闱眼欲穿:在盐步的庭院中,眼睛都快要看穿了,充满了思念。
- 惨惨野云生陇底:惨淡的野云在山坡的底部升起。
- 萧萧饥马立风前:饥饿的马在风中孤独地站着。
- 转多愁思摧华发:多愁善感使我的头发渐渐变白。
- 早晚轻舟上秀川:早晚我将乘轻舟驶向美丽的河川。
典故解析:
- “江湖身世”:江湖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曲城丘墓”:可能指古代一些被遗忘的城池和墓地,表现对过往的追忆和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以其诗词闻名,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在政坛奔波之际,经历了许多波折与磨难,心中感慨万千。他在诗中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山即事》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通过“却过兹山已九年”引出时间的流逝,感叹九年间的离别与变迁。接着“江湖身世只飘然”将个人命运与江湖相提并论,暗示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情绪。曲城丘墓的景象让人感到历史的沉重,而“惨惨野云生陇底”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最后两句的“转多愁思摧华发”和“早晚轻舟上秀川”则展现了诗人在愁苦中仍然怀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却过兹山已九年:时间的流逝,表达了离别的感慨。
- 江湖身世只飘然:人生如浮云,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曲城丘墓心空折:对历史的追忆与感伤,内心的空虚。
- 盐步庭闱眼欲穿:对故乡的思念,眼前的景象令人忧伤。
- 惨惨野云生陇底:自然景色的悲凉,反映内心的情感。
- 萧萧饥马立风前:孤独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境遇。
- 转多愁思摧华发:愁思导致白发,体现时间与情感的沉重。
- 早晚轻舟上秀川:对未来的憧憬,虽然艰难,但依然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江湖,强调无常与漂泊。
- 拟人:“饥马立风前”,赋予马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及分析:
- 山:象征着故乡与记忆,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的思念。
- 江湖:代表漂泊不定的生活,反映出诗人的无奈。
- 丘墓: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孤独。
- 野云:传达出自然的苍凉,影响诗人的情绪。
- 饥马:象征孤独与困境,表达诗人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写这首诗时离开山已经多少年?
- A. 五年
- B. 七年
- C. 九年
- D. 十年
-
诗中提到的“曲城丘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厌倦
-
“早晚轻舟上秀川”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 A. 消极
- B. 无所谓
- C. 期待
- D. 拒绝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王安石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杜甫在《登高》中则展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关怀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差异,但都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