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雨馀叠巘浮空》
时间: 2025-01-17 10:26: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雨馀叠巘浮空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雨馀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
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
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九霄歌吹。
问分香旧事,刘郎去後,知谁伴风前醉。
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
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
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
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
白话文翻译:
雨后山峦叠嶂,仿佛浮在空中,眼前的美景如同仙境。
洞天尚未锁住,世间春色已逝,昔日的玉妃曾经坠落。
华丽的锦瑟声声,清脆的凤箫声声,在九天之上歌唱。
我问起往日的香气,刘郎离去之后,谁能与我共醉于风前?
回头望去,朦胧的烟雾笼罩千里,纷纷落红如泪。
多情的人容易衰老,青鸾何处可寻,诗成之后又寄予何人?
斗转星移,半帘花影摇曳,一溪寒水轻轻流淌。
怅然若失,飞鸟的路途遥远,行云的梦境破碎,只余三峰翠影。
注释:
- 叠巘: 叠嶂的山峰,形容山势层叠。
- 洞天: 传说中的仙境。
- 玉妃: 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女或古代的美人。
- 锦瑟: 一种古代的乐器,形容乐声华美。
- 分香: 指香气,常用来代指旧日的情感或往事。
- 刘郎: 可能指代一个曾经亲密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雨过后的时刻,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往事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水龙吟·雨馀叠巘浮空》是一首集自然美、情感与哲思于一体的词作。开篇以“雨馀叠巘浮空”描绘了雨后山峦的清新气息,山峦的层叠仿佛在空中漂浮,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诗人对“秀色仙都”的期待,反映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从外在的自然景色转向内心的情感体验,提到“玉妃曾坠”,不禁令人联想到过往的美丽与失落。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音乐的描写尤为动人,“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乐声飘荡于空中,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情感。
然而,诗中的情感逐渐转向惆怅,诗人问“知谁伴风前醉”,表达了对昔日情谊的思念与孤独。接着,诗人回首千里,落红如泪,透出一丝伤感与无奈。整首词在描绘美的同时,深藏着对时间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斗转参横,半帘花影”结束,意象中的星斗与花影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留下无尽的思索与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馀叠巘浮空: 描述雨后山峦的清新景象,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感觉。
- 望中秀色仙都是: 期待眼前的美景如同仙境。
- 洞天未锁: 仙境尚未封闭,象征着自由与理想。
- 人间春老: 暗示世间的春天已经消逝,时光流逝。
- 玉妃曾坠: 追忆过去的美好与失落。
- 锦瑟繁弦,凤箫清响: 音乐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问分香旧事: 追问往日的情感与记忆。
- 刘郎去後,知谁伴风前醉: 对失去的友人和情感的思考。
- 回首暝烟千里: 反思过往,感慨时光的流逝。
- 但纷纷落红如泪: 以落花比喻泪水,表达伤感。
- 多情易老: 表达对多情者的无奈。
- 青鸾何许,诗成谁寄: 渴望寄托情感,却无处可寄。
- 斗转参横: 星斗的变迁,象征时间的流逝。
- 半帘花影,一溪寒水: 细腻的自然描写,渗透着孤独感。
- 怅飞凫路杳: 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 行云梦断,有三峰翠: 结尾的意象,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 “落红如泪”,将落花比作泪水,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 诗中自然景物与情感交融,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 本词的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美景,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 代表洗净与新生。
- 山: 象征高远与理想。
- 音乐: 表达情感的媒介。
- 花: 代表美好与短暂。
- 水: 象征流逝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玉妃”指的是哪个文化背景中的人物?
- A. 仙女
- B. 历史人物
- C. 神话角色
- D. 以上皆是
-
“纷纷落红如泪”中“落红”比喻什么?
- A. 美好
- B. 悲伤
- C. 失落
- D. 以上皆是
-
诗人提到的“青鸾”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
- B. 爱情
- C. 友情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不过韩元吉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