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时间: 2025-01-06 07:31:47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江湛湛带枫林,
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
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
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
更令牛斗气沉沉。

白话文翻译

长江波光粼粼,映衬着枫树林,
古老的树木与寒冷的云朵交汇,县里的寺庙深藏其中。
老官吏无法容忍狡诈之人,
百姓们再也没有冤屈和侵害了。
洪崖的丹井仍然在耳边回响,
徐孺的衡门仍旧可以寻觅。
难道还要像宝剑一样沉淀在这里,
更让牛斗的气息沉重不已。

注释

  • 湛湛:形容水波的清澈明亮。
  • 枫林:指枫树的树林,秋天时叶子红艳,充满诗意。
  • 寒云:指冬天或秋天阴沉的云,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 老吏:指年长的官吏,通常有经验和威望。
  • 狡狯:狡诈而狡猾的人。
  • 洪崖:指一处著名的地名,可能与历史传说有关。
  • 丹井:红色的井,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积淀。
  • 徐孺:指徐孺子,古代名士,象征着贤良和隐士的理想。
  • 牛斗:比喻斗争和纷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著称,主张“以史为鉴”,在政治上倡导清廉正直,反对权臣专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司马光担任南昌县知县期间,反映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思考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名胜的怀念与热爱。

诗歌鉴赏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深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官场的思考与对民生的关切。诗的开头描绘了长江与枫林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优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转向对县寺的描写,古木与寒云勾勒出一种苍劲而深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在后半部分,司马光通过对老吏与细民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公正与正义的向往,强调了在官场中应有的清明与廉洁。尤其是“老吏不能容狡狯”,不仅是对官员的要求,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最后,他提到的洪崖丹井与徐孺衡门,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性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司马光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江湛湛带枫林:描绘长江水清澈,周围有美丽的枫树林,表现出自然的美好。
  2. 古木寒云县寺深:古老的树木在寒冷的云层下,暗示县里的寺庙深藏在幽静之处。
  3. 老吏不能容狡狯:年长的官员不容忍狡猾之人,体现出对官德的期待。
  4. 细民无复有冤侵:百姓再也没有冤屈,反映出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5. 洪崖丹井闻犹在:洪崖的丹井回响在耳边,暗示历史的延续与传承。
  6. 徐孺衡门说可寻:提到徐孺子的衡门,表达对贤士的向往。
  7. 宁复淹留如宝剑:不希望在此沉淀,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8. 更令牛斗气沉沉:提到牛斗,暗示斗争与纷争,表达对和平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比作宝剑,象征着刚毅与力量。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子对仗工整,使语言更加优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表达了对官员理想的追求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清明政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
  • 枫林: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秋天的宁静。
  • 古木:代表着历史的厚重与宁静的智慧。
  • 牛斗:象征着社会的纷争与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老吏不能容狡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老官员不能容忍狡诈之人
    B. 老官员喜欢狡诈之人
    C. 老官员对人民无能为力
    D. 老官员不关心百姓

  2. 诗中提到的“徐孺”指的是: A. 一位贤士
    B. 一位狡猾之人
    C. 一位官员
    D. 一位文人

  3.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官场的失望与对民生的关切
    D. 对风景的描绘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民生疾苦与国家命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送别场景,情感真挚;而司马光则通过历史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 《春望》: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强调了对民生的关注,与司马光的关怀相呼应,但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