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贾氏南园》

时间: 2025-01-04 07:47:54

江堤杨柳碧毵毵,间访名园郡郭南。

垅麦生齐知雨足,海棠开遍觉春酣。

门前幽径通芳蕙,竹里虚亭对远岚。

风物有情应笑我,不携歌酒只清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贾氏南园
作者: 韩缜 〔宋代〕

江堤杨柳碧毵毵,
间访名园郡郭南。
垅麦生齐知雨足,
海棠开遍觉春酣。
门前幽径通芳蕙,
竹里虚亭对远岚。
风物有情应笑我,
不携歌酒只清谈。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堤岸上,杨柳绿意盎然,
偶尔去拜访南边的名园。
田垄上的麦子长势均匀,知道雨水充足,
海棠花开遍地,让人感到春意正浓。
门前的小路通向芳香的蕙兰,
竹林中的空亭子正对着远方的山岚。
这自然风物如此有情,应该嘲笑我,
我没有带歌酒来,只想和你清谈。

注释

  • 毵毵:形容柔软繁茂的样子,这里指杨柳的绿意。
  • 间访:偶尔拜访。
  • 垅麦:田垄上的小麦。
  • 海棠:一种花卉,春天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芳蕙:指芳香的蕙兰。
  • 虚亭:空旷的亭子,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远岚:远处的山岚,通常指雾气缭绕的山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缜,字仲方,号少华,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自然风光,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自然。在诗歌创作上,韩缜受到王维等人的影响,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游贾氏南园》写于宋代,作者在春日游览贾氏南园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春天的气息,因此写下这首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清谈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贾氏南园》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园的诗作,诗人在江堤边游览,看到碧绿的杨柳,生机勃勃的麦田和盛开的海棠,心中感受到浓浓的春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一份生机与活力。

诗的开头描写江边的景色,杨柳碧绿,给人一种柔和的美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田野的麦子和盛开的海棠,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也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诗中的“幽径通芳蕙”则引导读者走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令人心生向往。

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不带酒歌,只想与友人清谈,表现出对自然的沉醉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心态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堤杨柳碧毵毵:描绘江堤上绿色的杨柳,生机勃勃,象征春天的到来。
  • 间访名园郡郭南:偶尔去拜访南边的名园,表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 垅麦生齐知雨足:田垄上的麦子长势良好,暗示春雨滋润,象征丰收的希望。
  • 海棠开遍觉春酣:盛开的海棠花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浓烈气息,充满生机。
  • 门前幽径通芳蕙:小路通向芳香的蕙兰,如此清幽雅致。
  • 竹里虚亭对远岚:空亭面朝远山,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风物有情应笑我:自然的美好让人忍俊不禁。
  • 不携歌酒只清谈:诗人不带歌酒,只想安静地交流,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拟人化,例如“风物有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杨柳”、“海棠”、“蕙兰”等意象,构建出一个美丽的春日图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清淡生活的追求,揭示了自然与人心灵的和谐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和与生命力。
  • 海棠:象征春天与美好。
  • 幽径:象征宁静与幽雅。
  • 虚亭:象征闲适与清静。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春意盎然、宁静雅致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主要有哪些?
    A. 竹子与山岚
    B. 杨柳与海棠
    C. 河流与明月

  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向往宁静
    C. 喜欢热闹

  3. “不携歌酒只清谈”这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喜欢喝酒
    B. 诗人追求安静的交流
    C. 诗人讨厌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草的描写,表达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曲解及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