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

时间: 2025-01-01 14:54:02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到了国门,两个朋友来迎接我。
恰好遇见信陵的墓,墓地的荆棘和秋天的落叶飘落。
它们在空中随风飞舞,拂动着马的右边或者左边。
我觉得这些荆棘似乎没有情感,却也和我的心意相合。

注释:

  • 国门: 指国家的城门或边界,象征着归来。
  • 二子: 指两位朋友或晚辈,此处是对迎接者的亲切称呼。
  • 信陵冢: 信陵君的墓,信陵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墓地多为游人所至。
  • 冢棘: 墓地的荆棘,象征着荒凉和悲凉。
  • 翩翻: 形容飘舞的样子。
  • 独无情: 指荆棘没有情感,反映出一种冷漠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归京途中,可能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温情与对人生感悟。诗的开篇即以“今日至国门”引入,生动展示了归来的情景,给读者一种亲切感。两个朋友的迎接,体现了友情的温暖,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动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接下来,诗人提到信陵冢,荆棘与秋叶的描写则引发了一种沉重的情感。信陵君的墓在历史上有着特定的文化象征,荆棘与落叶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秋天的萧索,更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悲凉。诗人在此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场景结合,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虽说荆棘没有情感,但它们的存在与诗人的心境却是相通的,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又豁达的哲学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日至国门: 表达了归来的喜悦。
  2. 二子来迎我: 通过朋友的迎接,增强了归家的温暖感。
  3. 适遇信陵冢: 引入历史背景,增加诗的厚重感。
  4. 冢棘秋叶堕: 荆棘与落叶的描写,渲染出秋季的悲凉。
  5. 翩翻随人飞: 荆棘随风飘舞,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6. 拂马右或左: 生动描绘了场景,增强画面感。
  7. 谓此独无情: 表达对荆棘无情的感慨。
  8. 亦与吾意可: 诗人心境的反思,体现了深刻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拟人: “棘秋叶堕”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荆棘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孤独。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归乡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豁达而又感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国门: 归属感与故乡的象征。
  • 信陵冢: 历史的追忆与生命的思考。
  • 秋叶: 生命的逝去与季节的更替。
  • 冢棘: 荆棘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二子”指的是谁?

    • A. 两位朋友
    • B. 两个孩子
    • C. 两位弟子
  2. 诗中提到的“信陵冢”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墓?

    • A. 孟子
    • B. 信陵君
    • C. 诸葛亮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友情与归属
    • B. 自然景色
    • C. 战争与胜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但背景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苦难。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意象展现友人离别的愁苦,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