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谟示古大弩牙》
时间: 2025-01-01 14:45: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铜弩牙金错花,
银阑线齿如排沙。
上立准度可省括,
箭沟三道前直窊。
其度四寸寸五刻,
鋈光历历无纤差。
蔡侯出此问谁得,
往年客遗来琅琊。
琅琊筑城穿厚壤,
既获磨洗争传夸。
莫知岁月孰制作,
精妙近世应难加。
发机高下在分刻,
今人妄射功仍赊。
愿侯拟之起新法,
勿使边兵死似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精美的古代弩箭,使用了黄铜和金色装饰,银色的弦似沙子一样排列整齐。弩的设计非常精准,箭沟一气呵成。其尺寸精确到四寸五刻,光泽闪耀无一丝瑕疵。蔡侯对此感到惊叹,想知道是谁制造的,这弩箭是往年有客人从琅琊带来的。琅琊地区的城池坚固,经过磨练和洗礼,声名显赫。时光荏苒,制造这弩箭的人已无从考证,其精妙程度在现代也难以超越。弩的发射机理高低分明,如今的人们射箭的技能却仍显拙劣。希望蔡侯能提出新的制作方法,别让边疆的士兵像麻雀一样轻易丧命。
注释
- 弩牙:弩的前端部分,通常是用来发射箭矢的。
- 准度:指弩箭射击的准确度。
- 箭沟:弩箭放置的槽沟。
- 蔡侯:指蔡君谟,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
- 琅琊:地名,古代著名的地方,以制造兵器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村,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梅尧臣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需要加强军事防御的时期,梅尧臣通过描绘古代兵器,反映了对武器制造工艺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是一首充满工艺美学和历史深度的诗。梅尧臣通过对古代弩箭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军事器械的重视。诗中“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一句,描绘出弩箭的华丽与精致,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其光泽与分量。
此外,诗中不仅仅是对物品的赞美,更多的是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莫知岁月孰制作,精妙近世应难加”,表达了对古代匠人技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工艺的自省与忧虑。诗的后半部分提醒当权者要重视武器的制造,防止士兵因装备劣质而丧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声韵的和谐,使得诗歌流畅动听,情感真挚,既有对古代技艺的敬畏,又有对现实的批判与期望,彰显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铜弩牙金错花:描绘了弩箭的材质与装饰,强调其华丽。
- 银阑线齿如排沙:指弩箭的弦线像沙子一样整齐排列,形象生动。
- 上立准度可省括:说明弩箭的精准度高,可以省去额外的调整。
- 箭沟三道前直窊:描写弩箭槽沟的结构,显示出设计的巧妙。
- 其度四寸寸五刻:强调了弩箭的尺寸精确到位。
- 鋈光历历无纤差:弩箭的光芒闪耀,无任何瑕疵。
- 蔡侯出此问谁得:蔡侯对这弩箭的制造者感兴趣。
- 往年客遗来琅琊:提到这弩箭是从琅琊带来的,暗示其历史和来历。
- 琅琊筑城穿厚壤:琅琊地区的城池坚固,强调地理优势。
- 既获磨洗争传夸:经过磨练,琅琊的声名显赫,令人称道。
- 莫知岁月孰制作:对制造者的追溯,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
- 精妙近世应难加:古代技艺的精湛在现代难以超越。
- 发机高下在分刻:弩的发射机理设计精巧。
- 今人妄射功仍赊:现代人的射箭技术依然拙劣。
- 愿侯拟之起新法:希望蔡侯能创造新的技艺。
- 勿使边兵死似麻:警告不要让士兵轻易丧命,关心国家安危。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银阑线齿如排沙”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古代工艺的赞美与对现代技艺的反思,强调了对军事装备重要性的关注,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弩牙:象征着古代军事力量与工艺。
- 光泽:代表着技艺的精湛与无瑕疵。
- 琅琊: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岁月: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代的警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蔡侯”指的是谁?
- A. 一位古代的工匠
- B. 一位历史人物
- C. 诗人自己
-
诗中提到的“琅琊”有什么重要性?
- A. 是一座城市
- B. 是一种兵器
- C. 是一种植物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赞美古代工艺与反思现代
- C. 描绘战争场景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关注战争与士兵的生活。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边疆的军事情景。
诗词对比:
比较梅尧臣的《蔡君谟示古大弩牙》和杜甫的《兵车行》,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战争的不同关注点。梅尧臣更关注于武器的制造与工艺,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士兵的生活与战争的苦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选》
- 《中国古代兵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