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并肩楼上》
时间: 2025-01-19 16:5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并肩楼上
作者: 刘过 〔宋代〕
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
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
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
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
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
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
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白话文翻译
在并肩楼上,靠着小栏杆,仍记得当年在此凭栏的情景。
百年光阴如弹指般流逝,经历了多少寒暑。
鹊已经飞去,桥上空空如也,燕子飞过,钗子仍在,不见那穿针的女子。
老怀凄凉,夜凉时又能对谁诉说。
不论天上人间,秋天的月影里,思念的苦楚在两处同样存在。
闲闲地揭开窗帘,夜里人未入睡,泪眼仍未曾晴朗。
花落在莲花岸边,树叶在梧桐井边喧闹,孤雁应该也是有伴侣的。
只是在这里歌唱而已,杯中的酒长记时光的流逝。
注释
- 并肩楼: 指与他人并肩而立的楼台,象征着亲近的关系。
- 小阑干: 小的栏杆,这里意指栏杆是回忆的载体。
- 穿针女: 指的是古代的少女,通常与思念、离别相关。
- 泪眼不曾晴雨: 形容眼泪常常流淌,心情未曾好转。
- 莲汀: 莲花岸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孤雁: 孤独的雁,象征着失去伴侣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约1120年-约1180年),字光祖,号澄江,宋代诗人、词人。与李清照、周邦彦等人并称,善于用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念奴娇·并肩楼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词的开头以“并肩楼上,小阑干”引入,迅速带我们回到一段美好的往昔,那个与爱人并肩凭栏的瞬间。随着“百岁光阴弹指过”,时间的流逝变得无比清晰,消逝的岁月让人心生惆怅。接下来的“鹊去桥空,燕飞钗在”,通过对比,展现出失去与空虚的感受,尤其是“穿针女”的缺席,更加突显了思念之苦。
在“老怀凄断”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夜深人静时,难以诉说的愁苦更是让人倍感凄凉。而“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则将思念的主题延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共鸣。结尾的“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受,体现了一种淡淡的自嘲与释然。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伤,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 在这楼台上,依偎着小栏杆,仍能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 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百年如弹指般迅速流逝,经历了多少个寒冷和炎热的季节。
- 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 喜鹊已飞走,桥上空空如也,燕子飞过,钗子还在,却再也看不到那位穿针的女子。
- 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 年老心中凄凉,夜深人静时又能对谁倾诉心事。
- 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 不论天上人间,秋天的月影下,思念的苦恼在两地同时存在。
- 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 轻轻揭开窗帘,夜里人未曾入睡,泪眼未曾干涸。
- 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 花落在莲花岸边,树叶在梧桐井边喧闹,孤雁也应有伴侣。
- 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只是在此高歌一曲,杯中酒长记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鹊去桥空,燕飞钗在”,对比鲜明,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比喻: “百岁光阴弹指过”,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弹指,形象而深刻。
- 拟人: “泪眼不曾晴雨”,赋予眼泪以情感,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
主题思想
这首词以怀旧与孤独为主题,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现了对失去的哀伤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叹,最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并肩: 亲密关系的象征。
- 百岁光阴: 时间流逝的体现。
- 穿针女: 代表失去的爱人或亲密关系。
- 泪眼: 伤感与思念的象征。
- 孤雁: 孤独与渴望伴侣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词中的“小阑干”代表什么? a) 诗人的独自思考
b) 亲密的关系
c) 失去的时间
答案: b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穿针女”象征着__。 答案: 失去的爱人
-
判断题: 诗中“泪眼不曾晴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念奴娇·并肩楼上》与《红楼梦》的诗词: 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刘过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红楼梦》中的诗词则更多地融合了社会背景与人物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过与宋代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