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时间: 2025-01-04 06:27:43

鱼龙舞。

湘君欲下潇湘浦。

潇湘浦。

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

移舟来听明山雨。

明山雨。

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诗中描绘了鱼龙起舞的景象,湘君(指湘江的神灵)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则象征着兴亡与离合的历史,波涛汹涌如楚地的乱波。诗人独自在端午节时没有美酒来相酬,决定移舟而行,聆听明山的雨声。明山的雨声使他思念起往昔,感慨万千,作为一个白发的孤独者,他在洞庭湖畔怀古追忆。

注释

字词注释:

  • 鱼龙舞:形容水中鱼龙翻腾,生动活泼的景象。
  • 湘君:湘江的神灵,常用来代表湘江。
  • 潇湘浦:指湘江的某个地方。
  • 兴亡离合:指历史的兴衰和人事的变迁。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传统节日。
  • 明山:可能指的是明山或明山的雨,具有象征意义。
  • 洞庭怀古:指在洞庭湖边怀念古代的事情。

典故解析:

  • “鱼龙舞”可能与古代描绘水中生物的诗句有关,象征生气勃勃。
  • “湘君”是对湘水的拟人化,常用于古诗词中。
  • “端午”节日与屈原相关,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逸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作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移舟至明山之时,正值端午节,诗人对历史变迁及个人孤独感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浓厚的抒情氛围。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鱼龙舞”用动态的形象描绘了水中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历史的流转,紧接着则提到湘君要下潇湘浦,暗示了湘江作为文化象征的地位。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对兴亡离合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苦难的反思与无奈。尤其在没有美酒相伴的端午节,诗人的孤独感愈发显现。

“移舟来听明山雨”的意象极具诗意,雨声仿佛是历史的低语,带来岁月的回响,进一步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最后一句“白头孤客,洞庭怀古”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和孤独的自我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鱼龙舞”:水中生物活跃,象征生机。
  • “湘君欲下潇湘浦”:湘江的神灵欲降临潇湘浦,暗含对湘江的敬仰。
  • “兴亡离合,乱波平楚”:历史的变化如水波般起伏不定,表达人生的无常。
  • “独无尊酒酬端午”:在传统节日中缺少酒友,渗透着孤独感。
  • “移舟来听明山雨”:诗人选择舟行,聆听雨声,表现出思考和沉静。
  • “白头孤客,洞庭怀古”:感到孤独的老者,怀念过去的盛景。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鱼龙舞”比喻生机。
  • 拟人:湘君的描写。
  • 对仗:如“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孤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龙:象征生命的活力。
  • 湘君:代表湘江文化的神秘。
  • 明山雨: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往昔的回响。
  • 白头孤客:体现孤独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鱼龙舞”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死亡
    • C. 平静
    • D. 狂欢
  2. “湘君欲下潇湘浦”中的“湘君”指的是?

    • A. 人名
    • B. 湘江的神灵
    • C. 传说中的人物
    • D. 一种植物
  3. 诗人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
    • B. 端午
    • C. 春节
    • D. 清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by 屈原
  • 《早发白帝城》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陈与义的这首诗更具历史感和沉思,而李白的作品则更显豪情与奔放。两者在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上,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