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
时间: 2025-01-06 09:3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
鸟语带余寒,竹风回妙香。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
斯人班马後,如圭复如璋。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白话文翻译:
从前有遗留下的韵味,微醺中酒杯却喝不尽。我在竹林间静坐,等待月亮升起,却无奈这云影总是漫长。起身走在林下小路,漫步越过平坦的岗地。眼前的春天已然破晓,心中所思却是那千叶的黄花。温暖与寒冷总是交替,蜜蜂与蝴蝶来往不息。鸟儿的鸣叫带着余寒,竹风中回荡着奇妙的香气。缅怀那两位公子,昔日的恶行如今变得清凉。谁来怜惜这尘沙之底,疲惫的马踏着朝阳前行。那个人仿佛在班马之后,如同美玉般珍贵。相逢却无所获,佳境总令人难以忘怀。
注释:
- 遗韵:古人留下的诗歌韵味。
- 觞:酒杯。
- 奈:无奈。
- 云影:云的影子,指天空中的云彩。
- 破眼:破晓,日出之时。
- 著意:用心去关注。
- 暄寒:温暖与寒冷。
- 蜂蝶:蜜蜂与蝴蝶,象征春天的生机。
- 两公子:指历史上有名的两位公子,可能是指李白与杜甫。
- 尘沙底:指尘世的底层。
- 班马:指马车,古代贵族出行的交通工具。
- 如圭复如璋:指人如美玉般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季直,号庐山,宋代诗人,擅长古文与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竹间亭小饮时,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饮酒时的放松与愉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间亭为背景,展现了一个清幽恬静的饮酒场景。诗人在竹林中小酌,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友人的缅怀。前四句设置了一个静谧的氛围,竹影摇曳,月光洒下,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蜜蜂和蝴蝶的舞动充满活力,鸟语和竹风带来的香气让人陶醉。诗中对“两公子”的缅怀,增添了几分伤感,似乎在感叹时代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最后两句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虽有相逢的美好,但却又无所得,佳处难以忘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追溯古人的韵味,微醺中酒杯似乎喝不尽,表达饮酒的愉悦与古韵的留存。
-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静坐等待竹林中的月亮升起,无奈云影拖延,展现了诗人的耐心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起身走在林间小路,漫步于平坦的岗地,描绘出轻松惬意的生活。
-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春天的气息在眼前破晓,心中却萦绕着千叶的黄花,象征对春日美景的留恋。
-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温暖与寒冷总是相伴,蜜蜂与蝴蝶的来去无休无止,表现生机勃勃的春天。
- 鸟语带余寒,竹风回妙香:鸟鸣声中还带着寒意,竹叶摇曳间传来芳香,构建出一个生动的自然环境。
-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怀念历史上的两位公子,昔日的恶行如今却显得清凉,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谁来怜惜这尘世的底层,疲惫的马在朝阳下前行,暗示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
- 斯人班马后,如圭复如璋:那个人仿佛在班马之后,如同美玉般珍贵,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友情。
-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相聚却无所获,佳境总令人难以忘怀,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比作美玉,通过“如圭复如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关系。
- 拟人:如“鸟语带余寒”,赋予鸟以人类情感,使景物更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间:象征清幽与宁静,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
- 月:代表美好与希望,反映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 蜂蝶:象征春天的生机,表现自然的活力。
- 两公子:代表友情与怀念,增添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水
b) 竹林与月光
c) 城市
d) 战争 -
“暄寒会有分”中的“分”指的是什么? a) 温度
b) 时间
c) 随意
d) 变化 -
诗中“如圭复如璋”比喻什么? a) 友情的珍贵
b) 时间的流逝
c) 酒的美味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竹林与月光
- a) 温度
- a) 友情的珍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光下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主题略显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