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髻钗初上朝云卷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髻钗初上朝云卷。
眼波翻动眉山远。
一曲杜韦娘。
当年枉断肠。
佳期如好月。
拟满还须缺。
别易见应难。
长须仔细看。
白话文翻译
头上的髻钗刚刚插上,犹如朝云卷起。
她的眼波翻动,眉目如远山般秀美。
一曲《杜韦娘》在耳畔回响,
使我想起当年那些无奈的别离。
美好的约定如同明月一般,
想要圆满,却又难免缺憾。
分别容易再见却难,
要用心仔细去看待这一切。
注释
字词注释
- 髻钗:指的是发髻上的簪子,古代女子用来固定发型的饰物。
- 朝云:指清晨的云彩,象征美好和希望。
- 杜韦娘:古曲名,传说中的女子,代表了美丽与哀愁。
-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和思念。
- 佳期如好月:美好的约定像明月一样美丽而圆满。
- 拟满还须缺:想要达到圆满,但总是缺少些什么。
典故解析
“杜韦娘”是唐代乐曲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常用来表现相思之苦。诗中提到的“断肠”,则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因爱情而产生的悲伤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士华,号西溪,生平事迹不详,但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充满了对生命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爱情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菩萨蛮·髻钗初上朝云卷》是一首富有抒情性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首句“髻钗初上朝云卷”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女子刚刚梳妆打扮的美丽情景,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引发了对青春的怀念。接下来的“眼波翻动眉山远”则将视线转向了女子的眼神与眉目,表现出一种柔和的美,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情感。
“杜韦娘”这一古曲的提及,不仅增强了诗的文化厚度,还暗示了爱情的悲伤与哀愁,正如“当年枉断肠”所表达的那种无奈与思念。佳期如月的比喻,使得对美好约定的渴望与对现实缺憾的反思交织在一起。在“别易见应难”的总结中,诗人感叹分别的痛苦与重逢的渺茫,直击人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髻钗初上朝云卷:描绘女子梳妆打扮,头发如朝云般轻盈。
- 眼波翻动眉山远:眼神动人,眉目如远山般含蓄,暗示情感。
- 一曲杜韦娘:提起古曲,唤起对往昔的怀念。
- 当年枉断肠:表达对过去的悔恨与伤感。
- 佳期如好月:美好的约定,如明月般美丽却难以圆满。
- 拟满还须缺:渴望圆满却总有缺憾。
- 别易见应难:分别时容易,但再次相见却难。
- 长须仔细看:劝诫自己要用心去看待这一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头饰比作朝云,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月亮象征着美好与缺憾,传达了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美好与遗憾并存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髻钗: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柔情。
- 朝云:象征希望与美好,寓意美好生活的开始。
- 杜韦娘:象征爱情的悲伤与思念。
- 明月:象征美好的约定与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杜韦娘”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首古曲
C. 一位诗人 -
填空题:诗中提到“佳期如好月”,表明了对____的渴望。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别易见应难”表达了分别后的重聚容易。(对/错)
答案
- B
- 圆满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感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对往昔的回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师道的《菩萨蛮》更加侧重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共同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大辞典》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尤其是宋代词人的创作特点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