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门百里宿沙河站》

时间: 2025-01-01 11:31:10

关南沧海浮天白,漠北连峰拔地青。

一片山河围鄣塞,几家烟火接边庭。

辽歌调苦风还断,芦酒愁多夜易醒。

却喜皇威临绝域,镇东门户不须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关门百里宿沙河站
作者: 陈廷敬 〔清代〕

关南沧海浮天白,
漠北连峰拔地青。
一片山河围鄣塞,
几家烟火接边庭。
辽歌调苦风还断,
芦酒愁多夜易醒。
却喜皇威临绝域,
镇东门户不须扃。

白话文翻译

在关口南边,沧海映照着白云,
而北方的荒漠高峰直入云霄。
一片河山被围墙和塞壕环绕,
几户人家在边境的庭院中升起炊烟。
辽地的歌谣在风中凄苦难断,
芦根酿的酒令人愁苦,夜里难以入眠。
但我欣喜于皇权的威势降临这绝境,
东部的门户不需要再锁闭。

注释

  • 关南:指的是边关南侧。
  • 沧海:指大海,形容大海的广阔。
  • 漠北:指北方的荒漠。
  • 鄣塞:围墙,指防御工事。
  • 辽歌:指辽地的民歌,常带有悲伤的情调。
  • 芦酒:指用芦苇酿制的酒。
  • 皇威:指皇帝的威势。
  • 门户:指边境的关口或出入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廷敬(约1620—1700),字廷杰,号梦溪,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曾任职于朝廷,致力于边疆治理和民生改善。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统一初期,边疆地区的安定与发展成为重点。诗人通过描写边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民众安居乐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关南沧海”与“漠北连峰”的对比,展现出南北方的自然景观,塑造了一幅辽阔的画面。接着,“一片山河围鄣塞”描绘出边疆的防御工事,暗示着国土的坚固与安宁。

在诗中,诗人又提到“几家烟火接边庭”,生动地描绘了边境人民的日常生活,既有生活的温暖,也隐含着战争带来的不安和苦楚。尤其是“辽歌调苦风还断”,不仅展现了辽地人民的生活状况,还透出诗人对他们处境的同情。

而最后两句通过“却喜皇威临绝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欣慰,显示出诗人对皇权的期待与信任,也体现了他对边疆治理的信心。整首诗情感丰富,结构严谨,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烟火的眷恋,更有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关南沧海浮天白:描述南方关口附近的海面反射着白云,展现出辽阔的海景。
  2. 漠北连峰拔地青:北方的荒漠中高峰耸立,形成强烈的对比。
  3. 一片山河围鄣塞:描绘出边疆的防御工事,暗示国土的稳固。
  4. 几家烟火接边庭:几户人家在边境的庭院中冒出炊烟,展现生活的气息。
  5. 辽歌调苦风还断:辽地的歌谣在风中显得凄苦,表现人民的艰辛。
  6. 芦酒愁多夜易醒:芦根酒愁苦,夜晚容易醒来,反映内心的忧虑。
  7. 却喜皇威临绝域:对皇权的威势到来表示欣喜,带来安全感。
  8. 镇东门户不须扃:东部的边境不再需要上锁,象征安定与和平。

修辞手法

  • 对比:南北自然景观的对比,强调地理的差异。
  • 意象:通过“沧海”、“连峰”、“烟火”等意象,构建出边关的生活画面。
  • 象征:皇威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安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民生幸福的期盼,表达了对边疆治理的信心与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广阔与深邃,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连峰:象征着不屈与坚韧,体现边疆的险峻。
  • 烟火:象征温暖与人间百态,反映生活的气息。
  • 辽歌:象征着苦难与希望,体现民生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南方景象是什么?

    • A. 高山
    • B. 沧海
    • C. 荒漠
    • D. 森林
  2. 诗人对皇威的态度是?

    • A. 不屑
    • B. 怀疑
    • C. 欣喜
    • D. 忧虑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陈廷敬的诗更注重边疆的生活场景与国家的安定,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壮志与对大自然的感慨。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