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壁垒高楼壮,旌旗古镇尊。
塞风春不断,边日昼长昏。
悲角关楼动,孤城海气翻。
往来凭吊意,辞赋欲销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关楼,墙垣坚固,气势雄伟,旌旗在古镇上飘扬。塞外的春风不断吹来,边疆的白昼显得格外漫长。悲伤的号角声响起,关楼上孤城的气氛令人心绪翻腾。来往的游人凭吊,写下的辞赋令我感到心灵的压抑,仿佛要把我的灵魂都销蚀掉。
注释
- 壁垒:指城墙和防御工事。
- 旌旗:古代用以标识的旗帜。
- 塞风:边塞地区的风,通常指寒冷或强烈的风。
- 悲角:悲伤的号角声,多指战斗号角。
- 凭吊:凭借吊唁、悼念,通常用于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廷敬,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曾任职于朝廷,参与政治与文化事务。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创作背景
《关楼》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边疆紧张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关楼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和个人的情感。关楼作为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而诗中的思考则透视了历史的沧桑与人心的惆怅。
诗歌鉴赏
《关楼》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诗的开头,借助“壁垒高楼壮”描绘了关楼的雄伟,展现出一种壮丽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塞风春不断,边日昼长昏”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孤寂感,这种春风的持续与昼长夜短的对比,反映了边塞生活的严酷与无情。
“悲角关楼动”一句,令人联想到战争的悲壮与无奈。关楼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的悲欢离合,孤城的海气翻腾,似乎是对历史的沉重叹息。最后两句“往来凭吊意,辞赋欲销魂”,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风光,更通过历史的视角,升华到对生命和存在的思索。诗人在关楼前的感悟,反映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壁垒高楼壮:描写关楼的巍峨,象征着坚固的防御。
- 旌旗古镇尊:古镇上飘扬的旌旗,表明了历史的荣耀与文化的传承。
- 塞风春不断:春风的持续,暗示了边境的严酷与孤独。
- 边日昼长昏:边地的日照时间长,反映了生活的单调与沉闷。
- 悲角关楼动:悲伤的号角声响起,关楼似乎因此而震动,象征着历史的回响。
- 孤城海气翻:孤独的城池,海气翻腾,表达了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 往来凭吊意:游人来往凭吊,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 辞赋欲销魂:写下的辞赋使人感到无比的惆怅,仿佛要将灵魂都消磨殆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壁垒高楼壮,旌旗古镇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气势。
- 意象:关楼、旌旗、塞风等意象交织,形成了生动的边塞画面。
- 比喻:通过“悲角”象征战争的悲惨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怀。诗人通过关楼这一意象,传达了对战争、孤独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体情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楼: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防御的力量。
- 旌旗:代表着荣誉与过去的辉煌。
- 塞风:暗示边疆的孤寂与艰辛。
- 悲角:象征着战争的悲剧与人心的无奈。
- 孤城:象征着历史的孤独与个人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壁垒高楼壮”所描绘的意象主要指什么? A. 军事防御设施
B. 生活的艰辛
C. 历史的辉煌
D. 自然的壮丽 -
诗中提到的“悲角”代表了什么? A. 战斗的号角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生的感叹
D. 孤独的思考 -
诗人通过“往来凭吊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缅怀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適《塞下曲》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高楼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壮志与豪情。
- 《塞下曲》:强调边疆的生活与战争的悲壮,情感更加直接和激烈。
这两首诗与《关楼》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都关注历史、个人命运与边塞生活,但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各有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廷敬诗文集》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