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云收暮城,九陌洒然清。
星出紫霄下,月从沧海明。
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
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后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云彩在黄昏时分散去,城市的街道因雨而显得清新。星星在紫色的天空下升起,月亮从遥远的海面上明亮地照耀。车马的声音犹如白天一样清晰,鼓声响起时我便知道天气已经放晴。我静静地关上门,躺在床上,心中不再想着要学习那些年轻人的知识。
注释
- 春云:春天的云彩,指春季特有的天气现象。
- 九陌:指城市中的九条街道。
- 洒然清:洒落的雨水让街道变得清新。
- 紫霄:紫色的天空,这里形容夜空的颜色。
- 沧海:广阔的海洋,这里指代大海。
- 车音:车马行驶的声音。
- 鼓响:乐器的声音,说明天气晴朗。
- 衡门:指门,特指关上的门。
- 卧:躺下。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星出紫霄下”和“月从沧海明”这些意象,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夜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和乡村田园的宁静生活。
创作背景
《次韵和景彝元夕雨晴》是梅尧臣在元宵节时写的,恰逢春雨过后,夜空明亮,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希望,雨后的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元宵夜,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春云收暮城,九陌洒然清”以春天的云彩散去引入,描绘出雨后的城市,清新的空气与湿润的街道让人心旷神怡。接着“星出紫霄下,月从沧海明”展现了夜空的美丽,星星与月亮交相辉映,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中间的“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则通过车马的声音与鼓声的描写,传递出生活的气息,带有一种温暖的日常感。这种细腻的观察显示了诗人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受力。而最后两句“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后生”,则表现了诗人此刻的惬意与无忧,他宁愿享受这份宁静,而不是追逐世俗的知识与功名。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清明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云收暮城:春天的云彩在黄昏时分散去,描写了时间的流逝与春季的气息。
- 九陌洒然清:城市的街道因雨而显得清新,体现了雨后大地的生机。
- 星出紫霄下:星星在紫色的天空下升起,描绘了夜空的宁静与美丽。
- 月从沧海明:月亮从大海中升起,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车音还似昼:车马的声音犹如白天一样清晰,传达出城市的生活气息。
- 鼓响已知晴:鼓声响起时我便知道天气已经放晴,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
- 静闭衡门卧:静静地关上门,躺在床上,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无心学后生:心中不再想着要学习那些年轻人的知识,表现了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上下句构成对仗,更显工整。
- 比喻:将春天的云彩与夜空的星月进行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以“云”、“星”、“月”、“车音”、“鼓响”等意象,营造出春夜的宁静与美好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雨过后的美好夜晚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变化。
- 紫霄:代表夜空的美丽与神秘。
- 沧海:象征广阔与无尽的希望。
- 车音:反映了生活的繁忙与喧嚣。
- 鼓响:象征着节日的庆祝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云收暮城”是指哪个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无心学后生”中的“后生”指的是谁?
- A. 年轻人
- B. 老年人
- C. 学者
- D. 士大夫
-
诗人通过“车音”与“鼓响”表明了什么?
- A. 生活的宁静
- B. 生活的繁忙
- C. 生活的悲伤
- D. 生活的快乐
答案
- C. 春季
- A. 年轻人
- B. 生活的繁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夜晚静谧与思乡之情。
- 《夜泊牛津》(王湾)—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
- 相似之处:两首诗均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思考。
- 不同之处:梅尧臣侧重于个人的宁静心境,而杜甫则更关注于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滋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