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湿云夜不散,薄处微有星。
孤雁去何急,一声愁更听。
心应失旧侣,翅已高青冥。
几日江海上,凫鸥共满汀。
白话文翻译:
在湿云弥漫的夜晚,云层厚重而不散去,稀薄的地方偶尔能看到微弱的星光。孤独的大雁为何如此急迫地飞去呢?它的一声悲鸣更让我倍感愁苦。我的心里一定是失去了昔日的伴侣,而它的翅膀已经高飞入青空。几天以来,我在江海之上,看到的都是鸭子和海鸥满布河滩。
注释:
字词注释:
- 湿云:指潮湿的云雾,形容天色阴沉。
- 薄处:指云层较薄的地方。
- 孤雁:指一只孤单的野雁。
- 愁:忧愁、悲伤。
- 青冥:深蓝的天空。
- 凫鸥:指鸭子和海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孤雁”的意象,表现了离别与孤独的情感,这与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孤雁意象相符,体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德润,号梦得,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深厚的抒情传统。
创作背景:
在梅尧臣的时代,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但诗人内心却常常感受到孤独与惆怅。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阴沉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孤雁的飞行,传达了自己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悟。
诗歌鉴赏:
《闻雁》是一首充满孤独与伤感的诗作,梅尧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诗的开头,湿润的夜空和稀薄的星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忧伤的氛围。孤雁的急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它的一声悲鸣更是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失去旧伴侣的伤感,诗人通过“翅已高青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追忆。最后一句“几日江海上,凫鸥共满汀”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在江海之间的彷徨与孤独,周围的鸭子和海鸥虽多,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湿云夜不散:描绘了夜晚阴沉的天气,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基调。
- 薄处微有星:在浓厚的云层中,偶然可见的星光显得格外渺小,象征着希望的渺茫。
- 孤雁去何急:孤独的雁急于离去,暗示着对离别的思考。
- 一声愁更听:雁鸣声中的愁苦,反映诗人内心的忧伤。
- 心应失旧侣:诗人思念昔日的情伴,感到失落。
- 翅已高青冥:雁已高飞,象征着离去的不可挽回。
- 几日江海上:诗人几天以来在江海之间徘徊,感到孤独无助。
- 凫鸥共满汀:周围虽然有鸭和海鸥,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雁”比喻孤独的心境。
- 拟人:通过雁的鸣叫赋予其感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孤独与思念,借助孤雁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自身孤单处境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湿云:象征忧郁与压抑的情绪。
- 孤雁:象征孤独和离别。
- 青冥:象征遥远与无边的天空,暗示人心的渺小与无助。
- 凫鸥:代表自然界的生灵,反映诗人在孤独中仍与自然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湿云夜不散”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D. 安宁 -
“孤雁去何急”中的“孤雁”主要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爱情
C. 孤独
D. 自由 -
“几日江海上,凫鸥共满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欢快
B. 迷茫
C. 满足
D. 孤寂
答案:
- B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离愁。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梅尧臣《闻雁》:两者均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具国事之忧,而梅尧臣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孤独。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梅尧臣的《闻雁》都利用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但前者更多表现壮志未酬,后者则是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宋代诗歌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欣赏》:对古诗词进行详尽分析和解读。
- 《梅尧臣诗集》:梅尧臣的诗歌集,深入理解其创作风格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