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霖倾泻九河翻,
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
年年披絮插秧寒。
白话文翻译
梅雨时节,雨水倾泻而下,河水翻涌,百条小河交汇,形成宽阔的海面。农民们辛苦地耕作,但田里却因雨水过多而湿透,年年都要忍受寒冷的天气,披着絮状的衣物插秧。
注释
- 梅霖:指梅雨季节的雨水。
- 倾泻:形容雨水如倾倒一般,猛烈降落。
- 九河翻:指雨水使得河流翻滚,形容雨水的强烈。
- 百渎:指许多小河、溪流。
- 交流:交汇、相通。
- 海面宽:形容因雨水汇聚形成的宽广水面。
- 良苦:形容农民的辛勤与苦楚。
- 吴农:指江南地区的农民,尤其是吴地(今江苏一带)。
- 田下湿:田地因雨水过多而变得湿滑。
- 年年披絮:每年都要穿着棉絮衣物以抵御寒冷。
典故解析
“梅霖”指的是每年初夏的梅雨季节,通常是在农历五月到六月间。该时节多雨,但雨水过多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民面临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升,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出生于江苏。范成大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敏感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
创作背景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创作于梅雨季节,正值农民忙于插秧之际。诗中描绘的正是吴地农民在雨水过多的情况下的艰辛与困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极具朝气,开篇以“梅霖倾泻”引入,直接抓住了梅雨季节的特点。雨水如倾倒的水流,展现出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随后转为“百渎交流海面宽”,通过对水的形象化描绘,传达出雨水汇聚的景象。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将视线转向农民的艰辛,使用“良苦吴农”来形容辛勤的农民,表现出对他们劳作的同情与理解。尽管天降甘霖,但对于农民来说,这样的雨水却是苦涩的,因为田地过湿,使得插秧变得困难,寒冷的天气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间疾苦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同时,诗的结构也相当严谨,四句中前两句描绘自然,后两句关注人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整体的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霖倾泻九河翻:梅雨季节的雨水如同倾倒的水流,河水翻滚,气势磅礴。
- 百渎交流海面宽:许多小河交汇在一起,形成宽阔的水面,描绘出雨水汇聚的景象。
- 良苦吴农田下湿:即使雨水丰沛,但田地却因湿而难以耕作,农民遭受苦难。
- 年年披絮插秧寒:每年都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棉絮,进行插秧作业,表现出农民的辛劳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倾泻而下的水流,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描述雨水使得河水翻滚,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梅雨带来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农民在自然条件下的辛勤与苦难,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霖:象征着丰沛的雨水,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 九河:代表着大自然的力量,体现了水的壮观。
- 良苦吴农:象征着勤劳与辛苦,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梅霖”在诗中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中“良苦吴农”描绘的是谁的生活状态? A. 商人
B. 工匠
C. 农民
D. 学者 -
“年年披絮插秧寒”中的“披絮”意指什么? A. 穿着棉衣
B. 披着雨衣
C. 穿着轻便衣物
D. 披着斗篷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 李白的《将进酒》:在描述自然景象中,表现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均关注自然与人间疾苦,但范成大更侧重于描绘农民的辛劳,而杜甫则更注重表达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