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春微雨》

时间: 2025-01-19 14:48:25

旛胜丝丝雨,竹歌步步尘。

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鞭春微雨
范成大 〔宋代〕

旛胜丝丝雨,竹歌步步尘。
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微雨的景象,雨丝轻柔如丝,竹林中传来阵阵歌声,步行在尘土中,仿佛每一步都在踏出春天的气息。转眼一年又过去了,新的乐事伴随着春天的到来,但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却无法归来。云层稀薄,竟然没能带来雪花,而酒虽浓郁,却只能在这个春天里先行品尝。随着寒冷的东风渐行渐近,种田的农人心中感到惭愧,仿佛对不起自己耕耘的土地。

注释:

  • :旗帜,这里指春天的气息象征。
  • 丝丝雨:形容细细的春雨,轻柔而细腻。
  • 步步尘:每一步都在尘土上,暗示春天的气息与周围环境的变化。
  • 乐事:欢乐的事情,指春天带来的新气象。
  • 万里未归人:形容远在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
  • 云薄:云层稀薄,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即将来临。
  • 惭愧耦耕身:对自己耕作的生活感到羞愧,暗示对外在世界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穆溪,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鞭春微雨》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借春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远归游子的思念。

诗歌鉴赏:

《鞭春微雨》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微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诗的开头,描绘出“丝丝雨”和“步步尘”的画面,给人一种轻柔而又细腻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春雨滋润大地的声音。而接下来的“新乐事”则暗示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然而“万里未归人”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在欢愉和思念之间游走。通过“云薄竟悭雪”,诗人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着冬天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最后一句“惭愧耦耕身”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对自己的生活和责任感到惭愧,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旛胜丝丝雨:春天的气息如同旗帜在风中飘扬,细雨轻轻洒落。
  2. 竹歌步步尘:竹林间传来阵阵歌声,走在尘土中,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
  3. 一年新乐事:新的一年带来了新的欢乐和乐趣。
  4. 万里未归人:远在外地的游子,无法回到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
  5. 云薄竟悭雪:云层稀薄,却没有雪花,暗示春天的来临。
  6. 酒浓先受春:即使酒浓,亦是春天的前奏,春意盎然。
  7. 送寒东作近:随着冬天的结束,春天渐渐逼近。
  8. 惭愧耦耕身:对自己耕作的生活感到惭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旛胜丝丝雨”,用旛比喻春天的气息。
  • 拟人:竹林中的歌声仿佛有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比结构,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在生活中的自我反省。诗人在自然与人情之间的游走,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 竹歌:代表自然的声音,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暗示欢庆与享受,春天的到来使人愉悦。
  • 游子: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人的孤独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里未归人”指的是谁? A. 游子
    B. 农夫
    C. 诗人

  2. “云薄竟悭雪”中的“云薄”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落叶

  3.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破坏
    B. 对自己的耕作感到羞愧
    C. 对朋友的愧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加关注国事与个人的愁苦。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享受生活的豪放,与范成大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