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

时间: 2025-01-19 13:42:56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着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
锦衣西去道何光,
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
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
旋插松楸未着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
云间时到读书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密直温学士穿着华丽的衣服向西方去,前往何处似乎充满光辉。他选择在伊川的旧钓乡安葬。留守的亲友们设下筵席,举起白酒,故旧们流着泪水看着焚烧的纸钱。重寻那泉水石头,应该会感慨良多。刚插上的松树和榉树,尚未启程就已经惦念。一月的归途若是有时间,便可以在云间随时到达我的读书房。

注释:

  • 锦衣:华丽的衣服,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伊川:指伊水,古代著名的钓鱼之地,寓意优美的故乡。
  • 卜葬:选择埋葬的地方。
  • 留守:留下的人,指在场的亲友。
  • 举白:举起白酒,通常是祭奠的仪式。
  • 焚黄:焚烧黄纸,祭祀时的习俗。
  • 泉石:泉水和石头,象征自然景观。
  • 松楸:松树和榉树,常用作寄托情感的植物。
  • 云间:空中的意思,指飘渺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约1049-1118),字子明,号潜溪,宋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王禹偁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涉及人情、山水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温学士送行而作,温学士因故迁葬西京,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王禹偁的《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是一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诗的开头以“锦衣西去道何光”描绘了温学士的华美衣着与光彩照人的前行,象征着他生前的荣耀与地位。紧接着“卜葬伊川旧钓乡”则揭示了他选择在故乡安息的愿望,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

留守的亲友们在送葬时设筵举白,意味着他们在悼念中寄托着对故人的怀念,表现出人们在生死面前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的“重寻泉石应多感”则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的追忆,泉水与石头蕴含着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心灵感触,表现了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文化生活的向往,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宁静与美好。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沉重,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衣西去道何光:华丽的衣服向西方行去,象征着温学士的尊贵身份与光辉前程。
  2. 卜葬伊川旧钓乡:选择在伊川的旧钓乡安葬,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3. 留守开筵亲举白:留在这里的人设下筵席,举起白酒,表明对故人的祭奠。
  4. 故人垂泪看焚黄:旧友流泪观看焚烧纸钱,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哀悼。
  5. 重寻泉石应多感:重新去寻找那份自然的美好,内心感慨万千。
  6. 旋插松楸未着行:刚刚插上的松树与榉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对故人的思念。
  7. 一月归程如有暇:如果有时间,期待在归途中反思过往。
  8. 云间时到读书房:在云间中,随时可以到达自己的读书处,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锦衣”比作尊贵的身份,表现出温学士的地位。
  • 对仗:如“留守开筵”和“故人垂泪”,形成了整齐的音韵和节奏感。
  • 象征:松树与榉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对故人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主题,通过对温学士的追忆与对故乡的眷恋,表现了生死离别的悲伤,同时也体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文化的追求,展现了王禹偁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衣:象征尊贵与荣耀。
  • 伊川:故乡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 泉石:自然的象征,代表美好的回忆与生机。
  • 松楸: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对故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王禹偁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留守开筵亲举白”中的“白”指的是什么?

    • A. 酒
    • B. 餐
    • C. 纸
    • D. 书
  3. 诗中提到的“伊川”是指?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
    • D. 一片森林

答案:

  1. B. 王禹偁
  2. A. 酒
  3. B. 一条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by 王维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禹偁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送别》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离愁,而王禹偁则更注重人情的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禹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