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时间: 2025-01-04 11:15:40

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

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

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

声彻摩围顶上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白话文翻译:

中秋节常常多雨,往往是酒杯狼藉而去。
今夜云开,应该说嫦娥得以来到。
不知道云外,还是否有清辉与此同聚。
楼上传来笛声,响彻摩天的顶上。

注释:

  • 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通常是指大酒杯。
  • 姮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嫦娥,象征着中秋的月亮。
  • 清光:指月光,象征洁白明亮的光辉。
  • 摩围顶:指高耸的屋顶或天顶,形容声响传得很远。

典故解析:

“姮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与月亮相关,常常用来象征孤独和美丽。嫦娥奔月的故事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秋节的象征之一。诗中提到“清光”,则引申出对月亮的思念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其诗风豪放,语言清新,善于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多雨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以中秋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多雨的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月亮的渴望与思念。开篇“中秋多雨”便引出了气候的变化,常常伴随着酒醉而去,暗示了节日的欢乐与忧愁。在“今夜云开”一语中,诗人期待着云层的散去,象征着对嫦娥的期盼与向往。整个诗歌通过对时节的描写,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团圆的渴望。

诗中通过“笛在层楼”描写了高楼上的笛声,声响传遍摩天顶,表现出一种清脆悠扬的意境,既有对音乐的欣赏,也隐含着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浑然天成,展现了黄庭坚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中秋多雨”: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湿润、阴郁的氛围。
    2. “常是尊罍狼藉去”:暗示过往的欢乐与醉意,带有一丝自嘲。
    3. “今夜云开”:转折,期待月亮的出现。
    4. “须道姮娥得得来”:表达对嫦娥的向往,象征美好的团圆与希望。
    5. “不知云外”:带出对未知的思考,表现孤独感。
    6. “还有清光同此会”:暗示月亮的光辉依然存在,带来一丝安慰。
    7. “笛在层楼”:引入音乐元素,增添诗歌的韵律感。
    8. “声彻摩围顶上头”:形容笛声的悠扬,表达诗人内心的共鸣。
  •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2.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云、月进行拟人化,增强亲切感。
    3. 隐喻:用“姮娥”隐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感慨,既有对欢乐的回忆,也有对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团圆与美好,寄托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
  • :象征着忧愁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
  • 笛声:象征着音乐的美好,带来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姮娥”象征什么?

    • A. 酒杯
    • B. 月亮
    • C. 诗人
    • D. 诗歌
  2. 诗的开头“中秋多雨”有什么意图?

    • A. 描述天气
    • B. 表达孤独
    • C. 期待团圆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清光”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光
    • B. 月光
    • C. 星光
    • D. 霓虹光

答案:1-B,2-D,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黄庭坚的诗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现象,展现了细腻的观察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