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一 题倪鸿宝诗画卷》

时间: 2025-01-19 23:45:21

平生风义。

把臂吴桥双国士。

天路飞攀。

收拾光芒入小言。

雯华月渍。

一段苍烟飞不起。

拈笔如神。

馀兴能为石写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风义。把臂吴桥双国士。天路飞攀。收拾光芒入小言。雯华月渍。一段苍烟飞不起。拈笔如神。馀兴能为石写真。

白话文翻译

一生追求风义,携手并肩的两位国士于吴桥之上。一路高飞,收拾那耀眼的光芒化作小小的文字。云彩与月光交融,苍茫烟雾永远无法消散。提笔如神,余兴之下竟能为石刻写生。

注释

  • 风义:指风范和义气,强调人的品德和气节。
  • 国士:指杰出的人才,尤其是有志之士。
  • 吴桥:可能指历史上著名的吴桥,象征着英雄豪杰的聚集地。
  • 天路:比喻通向理想或成功的道路。
  • 光芒:形容才华或成就的闪耀。
  • 雯华:指云彩的美丽,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壮丽。
  • 苍烟:形容浓重的烟雾,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拈笔如神:形容写作的技巧高超,似乎是神灵附体。
  • 石写真:指刻石成文,表现出一种持久与庄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身处历史变迁之际,作品常以豪放、深沉著称。他的诗作既充满个人情感,又不乏对社会的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范。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是朱祖谋在欣赏倪鸿宝的诗画作品后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与对艺术的追求。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理想和风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追求的理想。开篇“平生风义”便将全诗的基调设定在一种高洁的情怀上,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志同道合。接下来,提到“把臂吴桥双国士”,生动描绘了两位国士携手并肩的情景,象征着志同道合的伙伴关系。

“天路飞攀”一语,暗示了对理想的追求和不懈努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紧接着的“收拾光芒入小言”,则是将伟大的理想化作细腻的文字,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表达愿望。诗中的“雯华月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象征着诗人与朋友间的和谐美好,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最后的“拈笔如神”与“馀兴能为石写真”则体现了诗人的才情与创作能力,表达了在闲暇之余仍能创作出动人作品的自信与骄傲。这首诗在情感上丰富而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风范与气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风义:表达了作者一生追求高尚风范和道义的决心与信念。
  2. 把臂吴桥双国士:描绘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吴桥相聚的情景,凸显友情的深厚。
  3. 天路飞攀:比喻追求理想的道路艰辛而高远。
  4. 收拾光芒入小言:强调将宏伟的理想化为简洁的文字,表达艺术的精炼。
  5. 雯华月渍:展现了自然之美,暗示艺术作品的灵动与色彩。
  6. 一段苍烟飞不起:表达历史的沧桑与难以忘怀的情感。
  7. 拈笔如神:形容写作时的灵感与技巧,表现自信。
  8. 馀兴能为石写真:暗示了在闲暇之余也能创作出具有深度的作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天路”比喻理想之路,生动形象。
  • 对仗:如“雯华月渍”与“苍烟飞不起”,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夸张:如“拈笔如神”,强调诗人技艺之高超。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风义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气质和风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义:象征高尚的品德和理想。
  • 国士:象征杰出的人才,体现志同道合的关系。
  • 天路:象征追求理想的艰辛旅程。
  • 光芒:象征才华和成就。
  • 雯华:象征自然美,暗示艺术的灵动与优雅。
  • 苍烟:象征历史的沧桑与情感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平生风义”中“风义”最能表示什么? A. 风俗和道德
    B. 风范和义气
    C. 风景和义务
    D. 风情和义务

  2. “把臂吴桥双国士”中的“双国士”指的是什么? A. 两位杰出的人才
    B. 两个国家的士兵
    C. 两个桥上的士兵
    D. 两位国王

  3. “拈笔如神”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写作时没有灵感
    B. 写作技巧高超
    C. 写作过程很慢
    D. 写作需要帮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例如,朱祖谋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理想和友情的追求,但朱的诗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与艺术的珍视,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自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学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