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兄弟 [亦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时间: 2025-01-01 15:45:45

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

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
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白话文翻译:

江城的红叶已经凋零,旅途的思念更加凄凉。
孤独的梦中故乡遥远,秋夜漫长我独自入眠。
心中空有依托,命运却让我身处他乡。
向南望去泪流满面,天边一行大雁飞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可能特指某个具体城市。
  • 红叶:指秋天的枫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孤寂。
  • 旅思:旅途中的思念之情。
  • 孤梦:独自做的梦,表达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 归乡:回到故乡。
  • 南望:向南方眺望,常寓意对故乡的思念。
  • 雁一行:指大雁成行飞过,象征着迁徙,常与思乡之情相连。

典故解析:

  • 雁行:古代诗歌常用大雁作为思乡的象征,因其每年秋冬迁徙,给人以归乡的联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吴诗”。其诗风以清新、婉丽著称,常表达对个人情感及社会政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牧的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此时正值秋季,正是思乡情绪最为浓烈的时节,红叶的凋零更加映衬了诗人的孤寂。

诗歌鉴赏:

《寄兄弟》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孤独。诗的开头以“江城红叶尽”引入,红叶的凋零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旅思倍凄凉”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忧伤。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梦中家乡的遥远与秋夜的漫长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后两句“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尽管心有所依,但身处异乡却无归处,表达了深深的失落感。

结尾的“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南望雁阵,不禁泪流满面,表现出思念的无助与痛苦。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而有力地传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城红叶尽:描写秋天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旅思倍凄凉:旅途的思念使得心情更加悲凉。
  • 孤梦家山远:梦中回忆故乡,感受到距离的遥远与孤独。
  • 独眠秋夜长:秋夜漫长,独自入睡,增加了寂寞感。
  • 道存空倚命:内心的寄托和命运的无奈并存,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
  • 身贱未归乡:身处他乡,感到自己被贬低的无奈。
  • 南望仍垂泪:向南眺望故乡,眼泪流淌,表现了思乡之情。
  • 天边雁一行:大雁南飞,象征着归乡的希望,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如“孤梦”与“独眠”、“南望”与“天边”。
  • 比喻:将红叶与思乡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通过“红叶尽”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孤独感。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思乡与孤独,表达了身处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思念。
  • 孤梦:代表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 雁阵:象征归乡的希望与思乡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望”指的是什么?
    A. 向北方眺望
    B. 向南方眺望
    C. 向东边眺望
    D. 向西边眺望

  2. “江城红叶尽”中的“红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盛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忘却
    B. 思念
    C. 轻视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情感。
  • 孟浩然《春晓》: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但情感更加沉重与复杂。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思乡之情,但杜牧的笔调更为清婉,而杜甫则显得沉郁厚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杜牧诗集》
  3.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