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下贤》

时间: 2025-01-17 10:19:45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下贤
作者: 杜牧 〔唐代〕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佩月如襟。


白话文翻译:

这位歌者在清唱,谁来与他和声呢?
草丛小路上青苔覆盖,已经难以寻找。
一夜间在山下做了一个梦,
水面如同环佩,月光映照如同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斯人: 这位人,指诗中的歌者。
  • 清唱: 指没有伴奏的独唱。
  • 草径: 小路,通常指被草覆盖的小路。
  • 苔芜: 青苔茂盛,形容路面荒凉。
  • 小敷: 这里指小山。
  • 环佩: 像佩玉一样的水面,描绘水波荡漾的美。
  • : 衣襟,诗中指代月光的映照。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自然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著称。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柔情之作。杜牧在历史上被称为“诗中有画”,他的诗常常蕴含丰富的画面感和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沈下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沈下贤》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斯人清唱何人和”,引出了一个孤独的歌者,他在山水之间独自吟唱,清澈的声音似乎在问谁能与之和鸣,这样的孤独感让人深思。接着“草径苔芜不可寻”,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观的荒凉,青苔覆盖的小路象征着被时间遗忘的美好。

“一夕小敷山下梦”,这里的梦境又带有一种虚幻的色彩,似乎是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在最后一句“水如环佩月如襟”,诗人巧妙地将月光与衣襟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意象,水的波光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刻,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斯人清唱何人和: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独唱者孤独的感受,暗示没有人能够与之分享这份美好。
  • 草径苔芜不可寻: 这里展现了环境的荒凉,路被青苔覆盖,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遗忘。
  • 一夕小敷山下梦: 梦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虚幻与渴望,表现了对理想的向往。
  • 水如环佩月如襟: 形象生动,将水面与月光结合,形成了美丽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如环佩”将水面比作环佩,生动形象。
  • 对仗: 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人生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者: 代表孤独与追求。
  • 山水: 象征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无常。
  • 月光: 代表宁静与思考。
  • 水面: 象征流逝的时光与记忆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斯人”指的是哪个角色?
    A. 诗人自己
    B. 另一位歌者
    C. 独唱者
    D. 自然的化身

  2. “草径苔芜不可寻”中“苔芜”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草
    B. 青苔覆盖
    C. 荒废的道路
    D. 藤蔓

  3.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与庆祝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与批判
    D. 迷茫与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杜牧的《沈下贤》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然而,杜牧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和内心的宁静,而白居易则表现出对离别的哀伤和对生命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差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