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时间: 2025-01-19 18:59:33

昨夜月如水,君能携酒来。

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

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

相知不须早,语合自无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月如水,君能携酒来。
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
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
相知不须早,语合自无猜。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月光像水一样明亮,朋友,你能带酒来吗?
我们一起饮酒,驱散心中的郁闷,洗涤肺腑,开怀畅饮。
露珠在林间悄然落下,河水的声音从地底悠悠传来。
相知不必太早,只要交流契合,自然就没有猜忌。

注释:

  • 月如水:形容月光清澈明亮,像水一样。
  • 携酒来:带着酒来,表示邀请朋友共饮。
  • 破除愁闷:消除心中的忧愁与烦恼。
  • 洗荡肺肠开:洗净内心,畅快心情。
  • 露气林间落:清晨的露水在树林间落下。
  • 河声地底回:河水的声音从地底回响。
  • 相知不须早:相识不必太早。
  • 语合自无猜:只要言语合得来,就没有猜疑。

典故解析:

这首诗的背景是梅尧臣的友谊与酒文化的体现。借用自然景象(如月光、露水和河声)来衬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洒脱、开朗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钱推官相聚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情谊与酒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诗歌透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昨夜月如水”描绘出清幽的夜晚,月光如水般宁静,给人以恬淡之感,仿佛一切烦恼都随之消散。接着,诗人邀请友人共饮,意在借酒消愁,释放内心的郁结。这里的“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不仅表达了对饮酒的渴望,也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随后,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氛,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相知不须早,语合自无猜”则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强调了心灵的契合比时间的长短更为重要。在这简短的诗句中,作者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对友谊最美好的诠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昨夜月如水:描绘了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2. 君能携酒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期待,邀请共饮。
    3. 破除愁闷去:强调了饮酒的目的在于消愁,表达了对生活烦恼的反思。
    4. 洗荡肺肠开:通过饮酒洗净心灵,达到快乐的境界。
    5. 露气林间落:描绘清晨自然的宁静,表达人与自然的融合。
    6. 河声地底回:伴随河水的声音,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7. 相知不须早:强调知音的珍贵,不在于时间长短。
    8. 语合自无猜:表达了真诚沟通带来的信任与理解。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月光比作水,形象生动。
    2. 对仗:如“相知”与“语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核心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心灵的契合和真诚的交流。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宁静与纯洁,代表着友谊的美好。
  • :象征放松与欢愉,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酒文化的推崇。
  • 露水:象征清新与自然,代表着生活的本真。
  • 河声: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昨夜月如水”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 A. 月光明亮
    • B. 月光暗淡
    • C. 月亮缺失
  2. 诗人邀请朋友来做什么?

    • A. 吃饭
    • B. 赏景
    • C. 共饮
  3. 诗中强调相知的要素是什么?

    • A. 时间
    • B. 交流
    • C. 亲密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探讨了酒与友情的主题,但李白更显豪放,梅尧臣则更显细腻,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