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松图
作者: 姜夔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山东的隆准公虽未开口,但我心中已然明白了他的心意。按剑站在堂下的人,成事之后应当退让。并不是没有带砺的约定,而是因为你身上有恩有害。平生我用三寸长舌,像松林间的清流般,畅快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隆准公:指山东的某位公爵。
- 按剑:指持剑而立,象征着警惕和准备。
- 带砺约:指有承诺与约定。
- 三寸舌: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 漱寒濑:形容在松间清流中洗漱,象征清新舒适。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松间漱寒濑”,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松树的崇敬,松树常常象征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以词作著称,尤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
创作背景: 《赤松图》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权力与人事的深刻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赤松图》是姜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他对人性与权力关系的独特理解。诗的开篇即点明了“隆准公”的形象,展现出一种未言而喻的默契,表现了诗人与对方之间心灵的契合。接着诗人提到“按剑堂下人”,暗示着在权力面前,参与者应当有自知之明,懂得在合适的时机退让。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一种对权力游戏的深刻洞察。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一句,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充满了恩怨与责任。这种情感的纠葛,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最后,诗人的自我反省通过“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得以体现,意在说明自己的口才和见解,像松间的清流一样,既有清新脱俗的气质,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使读者能够领悟到人与权力、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暗示着对方身份的尊贵和诗人与其心灵的契合。
-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强调在权力面前应保持谦卑与自知。
-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指出人际关系的复杂,强调约定与责任。
-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表达诗人的自我认识与清新气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口才比作“松间漱寒濑”,形象生动。
- 对仗:对称的结构使诗句更加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倡导谦卑和自知,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清新脱俗的气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隆准公:权力的象征,代表高层人士。
- 剑:象征权力与威严。
- 松:象征坚韧与高洁。
- 寒濑:象征清新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山东隆准公”中的“隆准公”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公爵
c) 一位士人
d) 一位商人 -
“按剑堂下人”中的“按剑”意味着: a) 准备战斗
b) 处于警惕状态
c) 休息放松
d) 参加宴会 -
诗中提到“三寸舌”,是指: a) 诗人的自谦
b) 诗人的口才
c) 诗人的武器
d) 诗人的身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姜夔的作品通常较为婉约,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二者在表达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上各有千秋。姜夔的诗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由。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姜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