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池上》
时间: 2025-01-04 09:37: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月池上 蔡襄 〔宋代〕 风下平池水晕开,池边露坐水风来。 草香冉冉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 荷叶偶成双翠盖,荔枝才似小青梅。 人间物静两相得,月色苍凉始肯回。
白话文翻译:
四月的池塘上,风轻轻吹过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我坐在池边,感受着水风带来的凉爽。草香缓缓升起,弥漫在我的吟咏之地,云影轻盈地掠过我的酒杯。荷叶偶然间形成了一对翠绿的伞盖,荔枝刚刚成熟,像小青梅一样可爱。人间的万物在宁静中相互映衬,直到月色变得苍凉,我才愿意回去。
注释:
- 风下平池水晕开:风轻轻吹过平静的池塘,水面泛起涟漪。
- 池边露坐水风来:坐在池边,感受着水风带来的凉爽。
- 草香冉冉生吟席:草香缓缓升起,弥漫在我的吟咏之地。
- 云影飞飞度酒杯:云影轻盈地掠过我的酒杯。
- 荷叶偶成双翠盖:荷叶偶然间形成了一对翠绿的伞盖。
- 荔枝才似小青梅:荔枝刚刚成熟,像小青梅一样可爱。
- 人间物静两相得:人间的万物在宁静中相互映衬。
- 月色苍凉始肯回:直到月色变得苍凉,我才愿意回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池塘边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蔡襄晚年,当时他已从官场退隐,过着悠闲的生活。诗中通过对池塘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月池塘边的宁静景象,通过对风、水、草、云、荷叶、荔枝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草香冉冉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生活情趣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结尾“人间物静两相得,月色苍凉始肯回”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写景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下平池水晕开:风轻轻吹过平静的池塘,水面泛起涟漪,形象地描绘了风的轻柔和水的动态美。
- 池边露坐水风来:坐在池边,感受着水风带来的凉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
- 草香冉冉生吟席:草香缓缓升起,弥漫在我的吟咏之地,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创作活动相结合。
- 云影飞飞度酒杯:云影轻盈地掠过我的酒杯,形象地描绘了云的轻盈和酒的雅致。
- 荷叶偶成双翠盖:荷叶偶然间形成了一对翠绿的伞盖,形象地描绘了荷叶的美丽和自然的巧合。
- 荔枝才似小青梅:荔枝刚刚成熟,像小青梅一样可爱,形象地描绘了荔枝的可爱和自然的生机。
- 人间物静两相得:人间的万物在宁静中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月色苍凉始肯回:直到月色变得苍凉,我才愿意回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荷叶偶成双翠盖”,将荷叶比作翠绿的伞盖,形象生动。
- 拟人:如“云影飞飞度酒杯”,将云影拟人化,赋予其轻盈的动作。
- 对仗:如“草香冉冉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四月池塘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风、水、草、云、荷叶、荔枝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留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风:轻柔、动态美。
- 水:平静、涟漪。
- 草:香气、生机。
- 云:轻盈、动态美。
- 荷叶:美丽、自然的巧合。
- 荔枝:可爱、自然的生机。
- 月色:苍凉、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香冉冉生吟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草的香气 B. 草的生机 C. 草的美丽 D. 草的宁静 答案:A
-
诗中“荷叶偶成双翠盖”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月色苍凉始肯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留恋? A. 自然美 B. 宁静生活 C. 草的香气 D. 云的轻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蔡襄《四月池上》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但蔡襄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绘和宁静的氛围,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豪放的情感和动态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