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6 11:36:38

何止神州无此花。

西方为问美人家。

也应惆怅望云涯。

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

一春香梦逐浮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止神州无此花。西方为问美人家。也应惆怅望云涯。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一春香梦逐浮槎。

白话文翻译:

这花不仅在神州没有,若问西方的美人家,也应该是在云边惆怅。风味上说樱饭是最好的,天台山上容易恋上胡麻。整春的香梦随浮槎漂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州:指中国。
  • 樱饭:樱花的美食,指樱花的味道。
  • 胡麻:指胡麻油,这里用作比喻,象征美好的事物。
  • 浮槎:漂浮的木筏,这里象征着漂泊和梦幻。

典故解析: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佛教圣地,也常常象征着理想和超脱。
  • 浮槎:浮槎常用于诗词中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诗人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57-1933),字仲翔,号香涛,晚号梅汀,是清代末期及民国初期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减字浣溪沙》是在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追求。此时正值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本首诗通过描写一种花的缺失,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开篇“何止神州无此花”,不仅点明了花的稀缺,更是引申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接着提到“西方为问美人家”,进一步拓展了视野,似乎将诗人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西方,表达对美的无限遐想。诗中“也应惆怅望云涯”,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诗人与景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的意象丰富多彩,结合“樱饭”和“胡麻”,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风味,使得整首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美感,同时在味觉上也引人遐想。结尾的“一春香梦逐浮槎”,则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止神州无此花:这句话引入了主题,强调这种花的稀缺,不仅在中国,也在其他地方。
  2. 西方为问美人家:将视野拓展至西方,表现出对美的广泛渴望。
  3. 也应惆怅望云涯: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惆怅与感伤,似乎在追寻美的过程中感到失落。
  4. 风味斯闻樱饭好:以美食引入美的体验,暗示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5. 天台容易恋胡麻:天台山作为理想的象征,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6. 一春香梦逐浮槎:总结全诗,表达了梦幻与现实的漂泊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追求比作“花”,使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提升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缺失的美,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情感丰富而内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稀缺。
  • 云涯:代表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樱饭:美好的生活细节,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 浮槎:漂泊的象征,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何止神州无此花”中的“此花”指的是什么?

    • A. 樱花
    • B. 玫瑰
    • C. 荷花
    • D. 牡丹
  2. “一春香梦逐浮槎”中的“浮槎”象征什么?

    • A. 梦想
    • B. 漂泊
    • C. 财富
    • D. 权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两者都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况周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