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8:35:59

荏苒霜华改鬓丝。

自从青镜见颦眉。

杜鹃啼彻落花时。

屏上有山非小别,钗头无凤不常离。

一泓清泪影娥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浣溪沙 其三
荏苒霜华改鬓丝。
自从青镜见颦眉。
杜鹃啼彻落花时。
屏上有山非小别,
钗头无凤不常离。
一泓清泪影娥池。


白话文翻译:

时光荏苒,白霜已使我的鬓发变白。
自从在青镜中看到自己愁眉不展。
杜鹃声声啼叫,恰逢落花时节。
屏风上有山,似是小别之意,
而钗头上的凤钗却总是与我相离。
一池清泪映出我的哀愁。


注释:

  • 荏苒:指时间缓慢流逝。
  • 霜华:白霜,常用来比喻衰老。
  • 青镜:古代的一种镜子,常用来照面。
  • 颦眉:皱眉,形容愁苦或忧虑。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啼叫,象征离别和哀伤。
  • :屏风,古代用于隔断空间的家具。
  • 钗头无凤:指钗头上没有凤,寓意失去爱人。
  • 娥池:这里指代月亮或美丽的池塘,寓意哀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杜鹃"与"落花"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哀愁的离别。"钗头无凤"是古代女子佩戴凤钗,象征着丈夫或爱人的存在,失去凤钗即是失去爱人,充满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Kuang Zhouyi),字季恭,号白华,清代著名词人、诗人。其诗词作品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

创作背景:

《减字浣溪沙》系列是况周颐在生活中感悟与思考的产物,尤其是对人生无常和爱情离别的深刻理解,反映了清代文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浣溪沙 其三》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开篇以“荏苒霜华改鬓丝”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年华的流逝与衰老的感受,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接着“自从青镜见颦眉”,镜中的自己令他愁苦,反映了内心的忧伤与思索。

“杜鹃啼彻落花时”,杜鹃的啼叫与落花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动人的画面,象征着离别的悲伤。此后两句“屏上有山非小别,钗头无凤不常离”,则通过物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爱人离去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一泓清泪影娥池”则将情感升华到极致,泪水映照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常,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荏苒霜华改鬓丝:时光流逝,白霜已使鬓发变白,感叹岁月的无情。
  2. 自从青镜见颦眉:自从在镜中看到自己皱眉,表现出内心的忧愁。
  3. 杜鹃啼彻落花时:杜鹃啼叫声不断,正值落花时节,暗示离别和哀伤。
  4. 屏上有山非小别:屏风上描绘的山,似乎在暗示小别的情景。
  5. 钗头无凤不常离:凤钗象征着爱人,失去爱人即是失去幸福。
  6. 一泓清泪影娥池:清泪映照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情感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荏苒霜华”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杜鹃的啼叫赋予了情感,仿佛在诉说离别的哀伤。
  • 对仗:如“钗头无凤不常离”,构成了工整的对称。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时间流逝、爱情离别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人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华:象征衰老与时光的无情。
  • 青镜:寓意自我反思与内心的愁苦。
  • 杜鹃:象征离别与哀愁。
  • 钗头:象征爱情与依恋。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无常人生的深刻感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荏苒霜华”的意思是什么?
    A. 时间流逝
    B. 生活美好
    C. 爱情甜蜜

  2. “杜鹃啼彻落花时”中,杜鹃代表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春天

  3. “钗头无凤”是指什么?
    A. 失去爱人
    B. 生活富裕
    C. 知心朋友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况周颐同样描绘了离别与思念,但李清照的词多了一份婉约与细腻,而况周颐更加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愁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典诗词鉴赏》
  • 《况周颐诗词研究》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减字浣溪沙 其三》的深邃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