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涛雪浪渺无边,一簇溪桥客聚船。
舆卫欲休红日下,几家茅舍起炊烟。
白话文翻译:
云海和雪浪浩瀚无边,一群溪边的客人聚集在船上。
车马想要在红日下停歇,几户茅草屋开始冒出炊烟。
注释:
- 云涛:指云海,形容云层如波涛般起伏。
- 雪浪:形容雪花飘落的状态,像波浪一样。
- 渺无边:形容广阔无际。
- 簇:群聚,成群的意思。
- 舆卫:指车马和随行的侍卫。
- 欲休:想要停下来,休息的意思。
- 红日下:在夕阳西下时分。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形容乡村的居所。
- 炊烟:指做饭时冒出的烟,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时,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君谦,号远舟,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安定,农耕经济发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表达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之道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袤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云涛雪浪渺无边”,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云和雪的形象结合,创造出一种辽阔、空灵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无尽的自然世界。接着“一簇溪桥客聚船”,则将视线转向人,描绘了一群在溪边渡船的旅客,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二句“舆卫欲休红日下”,则通过描写车马的歇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温暖的色彩。而最后一句“几家茅舍起炊烟”更是将诗意引向生活的细节,炊烟缭绕,象征着温馨与归属感,勾勒出了一幅恬淡的田园生活画卷。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同时,蕴含着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思考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涛雪浪渺无边”: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阔,云与雪的结合象征着变化与无穷的可能。
- “一簇溪桥客聚船”:描绘了人们的聚集与活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 “舆卫欲休红日下”:表现了人们在宁静环境中暂时的休息,暗示着生活的节奏。
- “几家茅舍起炊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温暖与安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和雪比作波涛,增强了自然景象的动态感。
- 对仗:如“云涛雪浪”与“舆卫欲休”,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云涛:象征着广阔、无边的自然。
- 雪浪:象征着纯洁与静谧。
- 溪桥:代表着人与自然的交融。
- 炊烟:象征着温暖、生活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涛雪浪”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乡村生活
- B. 自然的辽阔
- C. 人的活动
-
“几家茅舍起炊烟”中的“炊烟”象征了什么?
- A. 战争
- B. 温暖的家庭
- C. 自然的毁灭
答案:
- B. 自然的辽阔
- B. 温暖的家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之道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的壮阔,而陶渊明则强调个人的隐逸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