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年古石号金鸡,化雨霏霏长羽仪。
不把稻粱为食啄,且将天地作笼栖。
祥云架上非孤立,入晓声中岂乱啼。
过客莫同凡鸟看,等閒飞到凤凰池。
白话文翻译:
这块千年古石被称为金鸡,经过雨水滋润,羽翼长得美丽庄重。
它不以稻谷为食,而是把天地当作栖息的笼子。
祥云之上它并不是孤独的,清晨的声音也不会打扰它的鸣叫。
过路人不要像普通鸟儿那样看待它,它自在飞翔,仿佛到了凤凰池。
注释:
- 千年古石:指这块石头已有千年历史,象征坚韧与永恒。
- 金鸡:在诗中象征高贵与美丽,常用于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 化雨霏霏:形容雨水细密而柔和,暗示滋养与生机。
- 稻粱:指稻米和谷物,象征普通的粮食。
- 天地作笼栖:指不受局限,广阔自由的生活状态。
- 祥云:象征吉祥与美好,寓意高贵的地位。
- 凤凰池: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与高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起莘,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某个山水胜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金鸡石》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诗,诗人在千年古石的意象下,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景。诗的开头以“千年古石号金鸡”引入,通过“化雨霏霏长羽仪”展现了这块古石经过岁月洗礼后的气质,既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又有温柔细腻的外在。接着,诗人通过“稻粱为食啄”描绘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强调了追求高远理想的重要性。
在中间的几句中,诗人引入了“祥云”和“凤凰池”的意象,进一步升华了主题,隐喻着一种高尚的追求与理想。尤其是“入晓声中岂乱啼”,显示了古石的宁静与超然,反映出一种不被世俗所扰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提醒过客,不要以普通鸟的眼光看待这块古石,它的存在是与众不同的,表明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自信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年古石号金鸡:古石的长久历史与金鸡的美丽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 化雨霏霏长羽仪:细雨滋润,增强了古石的神秘感与灵动性。
- 不把稻粱为食啄: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不屑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 且将天地作笼栖:体现了心灵的自由,象征着无限的可能。
- 祥云架上非孤立:即使在高处,仍然有相伴的存在,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入晓声中岂乱啼:清晨的安宁,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过客莫同凡鸟看:警示他人要以独特的眼光看待这块古石。
- 等閒飞到凤凰池: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境地,向往高远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鸡”象征高贵与美丽。
- 拟人:古石被赋予了灵动的特性。
- 对仗:如“化雨霏霏”和“长羽仪”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石:象征着永恒与坚韧的品质。
- 金鸡:代表美丽与高贵,暗喻优秀的品格。
- 祥云:象征吉祥与美好的希望。
- 凤凰池:理想化的境地,象征着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起莘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金鸡”的象征意义是?
A. 贫穷
B. 美丽与高贵
C. 卑微与普通
D. 忍耐与坚韧 -
“不把稻粱为食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世俗的拒绝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王之涣《登高》: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李白《静夜思》: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