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寒流》
时间: 2025-01-17 10:01:0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琐窗寒•寒流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原文展示:
度水穿沙,侵肌砭骨,野风惊骤。声嘶万马,梦里疑无疑有。遍南枝乍含冻荑,路回岭表新鸿瘦。是紫云大漠,寥天寒籁,破空来后。依旧诗魂逗。怕倦拥重衾,吴棉冰透。尖叉韵险,暂与消磨樽酒。听边笳催起暮愁,倒飞镜扑霜信又。运陶钧气转阳生,待腊先舒柳。
白话文翻译:
穿过水,踏过沙,寒流侵袭,令肌肤感到刺骨的冷,野外的风骤然袭来,令人震惊。马声嘶鸣,梦中似乎难以判断虚幻与现实。南边的枝头,忽然冒出冻土的嫩芽,回望岭头,新来的鸿雁显得消瘦。苍茫的大漠,冷寂的天空,破空而来的寒声依旧。诗魂在心中萦绕,怕是倦意袭来,重重的被子却透着寒气。尖锐的韵律险峻,暂时与酒杯消磨。听到边塞的笛声催起了黄昏的愁绪,仿佛霜信从镜中飞来。陶瓷的气息转化为阳光,再等到腊月,柳树才能舒展。
注释:
- 度水穿沙:比喻艰难的行旅或环境。
- 侵肌砭骨:形容寒冷刺骨。
- 声嘶万马:形容马的嘶鸣声如万马奔腾般响亮。
- 冻荑:指冻土中冒出的嫩芽。
- 紫云大漠:意指辽阔的沙漠,象征广阔与孤寂。
- 吴棉:指一种产自吴地的棉花,形容被子的寒冷透彻。
典故解析:
“声嘶万马”可见于古代诗词中常用以形容战马的奔腾场面,体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而“寒流”、“冻荑”的使用则体现出寒冬中生机的渺小与希望的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冬时节,诗人通过对寒流、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中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琐窗寒•寒流》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景象,诗人在严寒中体悟到生命的脆弱与希望。开篇以“度水穿沙”引入,展现了艰难的旅程,随即描绘出刺骨的寒风与马的嘶鸣,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中“遍南枝乍含冻荑”的描写,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尽管寒冷的环境中仍有生机初现。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酒的消磨与对边塞笛声的倾听,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愁绪,仿佛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整体上,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季节变化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度水穿沙:描写在寒冷环境中艰难前行。
- 侵肌砭骨:强调寒冷的刺骨,形象生动。
- 声嘶万马:营造出一种激烈的氛围。
- 梦里疑无疑有:表现了梦境与现实的迷离。
- 遍南枝乍含冻荑:象征生命在寒冬中顽强生长。
- 路回岭表新鸿瘦:描绘回望时的孤独感。
- 紫云大漠:象征辽阔与孤寂。
- 依旧诗魂逗:表达诗人对诗意的执着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声嘶万马”比喻马的嘶鸣,增强了诗的气势。
- 拟人:如“诗魂逗”,赋予诗意以生命,增强情感。
- 对仗:如“寒流”与“吴棉”,形成对比,突出情感的矛盾。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冬季的寒流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希望,寄托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流:象征困难与挑战。
- 冻荑:生命的希望与顽强。
- 紫云大漠:孤独与广阔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度水穿沙”中的“度”意为: A. 渡过
B. 经过
C. 观看
D. 观察 -
“声嘶万马”表现了哪种情感? A. 宁静
B. 激烈
C. 悲伤
D. 欢快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琐窗寒•寒流》都描绘了自然美,但前者更显柔美,后者则凸显寒冷与生命的坚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论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解读中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