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钱塘舟中听桂香女士琵琶》
时间: 2025-01-04 11:21: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玲珑四犯 钱塘舟中听桂香女士琵琶
作者: 姚燮 〔清代〕
画桨柳心,凉篝烟隙,时光如许须醉。
拢弦声乍动,满座飞蛾翠。
弦耶一条条碎。是愁耶一声声泪。
万里思乡,三秋惜别,多少客无寐。
开帘望江天雾。有江云曳鸟,江月窥水。
树深孤塔出,沙远群山媚。
西陵明夜疏篷枕,定有梦依依来此。
怀未已。听残响泠泠又起。
白话文翻译:
在画桨轻划柳心的舟中,透过凉爽的篝火烟雾,时光如同这般,令人不得不醉。
拨动琴弦的声音忽然响起,满座的人如飞蛾般聚拢过来。
琴弦啊,仿佛一条条破碎的情绪,难道是愁苦呢?一声声泪水的倾诉。
远在万里之外的思乡情,三秋的惜别,多少旅客无眠。
打开窗帘望向江面,天空笼罩着雾气,江边的云朵拖曳着飞鸟,江中的月亮窥视着水面。
树深处孤塔耸立,沙滩远处群山如美人般依恋。
在西陵的明夜,轻篷睡眠的地方,定会有梦依依而来。
心中怀念未已,听那残响泠泠又起。
注释:
- 画桨柳心: 描述轻轻划桨的动作,与柳树的心形相映衬,生动形象。
- 凉篝烟隙: 凉爽的篝火和烟雾透出的缝隙,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 拢弦声乍动: 拨动琴弦的声音突然响起,表示即将开始的音乐。
- 万里思乡: 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 明夜疏篷枕: 描绘了在明亮的夜晚,轻帐篷下安然入睡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其诗风常带有清新、典雅的气息,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舟中,诗人借助音乐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个人情感及自然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舟中听琴所引发的深刻情感。开篇用“画桨柳心”描绘了舟行的轻快,随后“凉篝烟隙”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舟中清风徐来,篝火烟雾缭绕。接着,诗人引入了音乐的元素,“拢弦声乍动”抓住了瞬间的美好,描绘了满座的旅客因琴声而聚集,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
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借“万里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尤其在“多少客无寐”中,表现了那种深夜难眠的孤独与苦痛。透过窗帘望向外面的景色,诗人描绘出江边雾气缭绕,鸟儿飞舞的美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恋。最后,诗人以“怀未已”结束,情感的余音缭绕,给人以回味。
整首诗以音乐作为线索,结合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情感细腻而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桨柳心: 船桨轻轻划动,柳树的心情仿佛随着水波荡漾,富有画面感。
- 凉篝烟隙,时光如许须醉: 在凉爽的篝火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让人忍不住想要沉醉于此。
- 拢弦声乍动: 琴声骤然响起,吸引了周围人们的注意。
- 满座飞蛾翠: 众人如同飞蛾扑火般围拢过来,形象生动。
- 弦耶一条条碎: 弦声的破碎暗示着情感的脆弱与无常。
- 万里思乡,三秋惜别: 思乡的情绪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
- 开帘望江天雾: 望向外面的江面,笼罩在雾气中,显得神秘而迷离。
- 树深孤塔出: 孤独的塔影从树深处显现,增添了一种孤独感。
- 西陵明夜疏篷枕: 在明亮的夜晚,轻帐篷下的安然入睡,暗示着对美好梦境的期待。
- 怀未已,听残响泠泠又起: 心中对往事的怀念仍未消散,耳边又响起琴声,仿佛带来新的情感涟漪。
修辞手法:
- 比喻: “满座飞蛾翠”比喻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形象生动。
- 拟人: “江月窥水”赋予了月亮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意。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与思乡中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 代表着旅途与流动的生命状态。
- 篝火: 代表温暖与团聚,也暗示了短暂与易逝。
- 琴声: 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内心的倾诉。
- 江月: 代表着自然之美,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思乡。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凉篝烟隙”是指什么? A. 船上的火光
B. 透过烟雾看到的景象
C. 诗人的思乡情 -
哪一句表现了对故乡思念的情感? A. 拢弦声乍动
B. 万里思乡
C. 树深孤塔出 -
“满座飞蛾翠”意指什么? A. 大家都在欣赏音乐
B. 人们在夜晚飞舞
C. 诗人感到孤独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比较,两者都涉及音乐与情感,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姚燮的诗更加细腻柔和,而白居易则更为激烈与直接,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