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时间: 2025-01-19 16:40:38

祝融独秀压群峰,登览虽终兴未穷。

人物与山争峻特,也宜班爵视三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融独秀压群峰,登览虽终兴未穷。人物与山争峻特,也宜班爵视三公。

白话文翻译:

祝融峰独自秀丽,压倒了群峰,登高远望虽然结束,但兴致未尽。人与山争相展现峻峭特立,也应当以三公的爵位来对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祝融:指南岳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
  • 独秀:独自秀丽,突出。
  • 压:超越,胜过。
  • 群峰:众多的山峰。
  • 登览:登山远望。
  • 兴未穷:兴致未尽。
  • 人物:指人。
  • 争峻特:争相展现峻峭特立。
  • 班爵:授予爵位。
  • 视三公:比照三公的待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典故解析:

  • 祝融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祝融是火神,南岳衡山的最高峰以其命名,象征着高峰和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地位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炎在游览南岳衡山时所作,表达了对祝融峰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祝融峰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越群峰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的志向和抱负。诗中“登览虽终兴未穷”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和探索未尽的兴致。后两句“人物与山争峻特,也宜班爵视三公”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社会地位相联系,暗示了人的成就应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祝融独秀压群峰”,通过“独秀”和“压”字,强调了祝融峰的突出和超越其他山峰的地位。
  • 第二句“登览虽终兴未穷”,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探索的欲望。
  • 第三句“人物与山争峻特”,将人与山相提并论,展现了人的志向和山的峻峭。
  • 第四句“也宜班爵视三公”,以山的地位比喻人的成就,暗示人的成就应当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祝融峰的突出比作人的杰出成就。
  • 拟人:将山赋予人的特质,如“争峻特”。
  • 对仗:诗中“独秀”与“群峰”,“登览”与“兴未穷”等词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祝融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的成就的肯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祝融峰:象征着高峰和权威。
  • 群峰:代表着众多的竞争者。
  • 登览:象征着探索和追求。
  • 兴未穷:代表着无尽的兴趣和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祝融独秀压群峰”中的“祝融”指的是什么? A. 火神 B. 南岳衡山的最高峰 C. 古代的一位将军 D. 一种植物

  2. 诗中“登览虽终兴未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满足 C. 留恋 D. 厌倦

  3. 诗中“人物与山争峻特”中的“争峻特”是什么意思? A. 争相展现峻峭特立 B. 争相攀登山峰 C. 争相赞美山峰 D. 争相避开山峰

  4. 诗中“也宜班爵视三公”中的“三公”指的是什么? A. 古代最高的官职 B. 三位朋友 C. 三种公物 D. 三个公国

答案:

  1. B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表达了对山岳的赞美和对人生志向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王炎诗歌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