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韵答徐幼文》

时间: 2025-01-19 17:25:33

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

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

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蝉吟。

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 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 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蝉吟。 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

白话文翻译:

学习道术需要深入钻研,尘埃覆盖着麈尾,我坐在书堆中。 不妨慢慢走过来找我,一起进行深奥的讨论,洗涤心灵。 翠绿的山峰环绕着溪流,两只鹭鸟飞下,绿荫覆盖着屋子,蝉声嘈杂。 这里隐藏着无声的诗句,不要笑我迟迟不回应。

注释:

  • 学道工夫要汲深:汲深,指深入钻研。
  • 尘生麈尾坐书林:麈尾,指麈尾扇,古代文人的一种装饰品。书林,指书堆。
  • 何妨缓步时过我:缓步,慢慢地走。
  • 试共玄谈一洗心:玄谈,深奥的讨论。一洗心,指洗涤心灵。
  • 翠岫绕溪双鹭下:翠岫,翠绿的山峰。双鹭下,两只鹭鸟飞下。
  • 绿阴覆屋乱蝉吟:绿阴,绿荫。乱蝉吟,蝉声嘈杂。
  • 是中别有无声句:无声句,指隐藏的诗句。
  • 莫笑迟迟不嗣音:不嗣音,不回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炎在静心学习道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深奥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学道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书林中静心学习的场景。诗中“学道工夫要汲深”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入追求。随后的“尘生麈尾坐书林”则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的情景。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邀请友人共谈玄理,同时描绘了自然景色,如“翠岫绕溪双鹭下”和“绿阴覆屋乱蝉吟”,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则暗示了诗中蕴含的深意,以及诗人对回应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学道工夫要汲深: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入追求。
  2. 尘生麈尾坐书林: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的情景。
  3. 何妨缓步时过我:邀请友人慢慢走过来找他。
  4. 试共玄谈一洗心:提议与友人进行深奥的讨论,洗涤心灵。
  5. 翠岫绕溪双鹭下:描绘了自然景色,增添了诗的美感。
  6. 绿阴覆屋乱蝉吟:通过蝉声嘈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7. 是中别有无声句:暗示了诗中蕴含的深意。
  8. 莫笑迟迟不嗣音:表达了诗人对回应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生麈尾”比喻书堆中的尘埃。
  • 拟人:如“乱蝉吟”将蝉声拟人化。
  • 对仗:如“翠岫绕溪”与“绿阴覆屋”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学问与欣赏自然,表达了诗人对深奥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回应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翠岫:翠绿的山峰,象征自然之美。
  • 双鹭下:两只鹭鸟飞下,增添了诗的动感。
  • 绿阴:绿荫,象征宁静与清凉。
  • 乱蝉吟:蝉声嘈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学道工夫要汲深”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学问的浅尝辄止 B. 诗人对学问的深入追求 C. 诗人对学问的厌倦 答案:B

  2. 诗中“尘生麈尾坐书林”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诗人在书堆中静心学习 B. 诗人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学习 C. 诗人在书林中漫步 答案:A

  3. 诗中“是中别有无声句”暗示了什么? A. 诗中没有深意 B. 诗中蕴含的深意 C. 诗中没有诗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王炎的《用元韵答徐幼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王炎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