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

时间: 2024-09-19 21:13:43

浅霜侵绿。

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
苏轼 〔宋代〕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微霜覆盖了绿意,尽管头发稀少,但我仍然像刚洗过头一样清爽。我的帽子整齐,头巾横展,美人怜惜我已老去,用玉手为我插上黄菊。秋天的露水沉重,真珠般的露珠沾湿了我的袖子,散发着余香。坐在我对面的人如同美玉般无瑕,花影映衬着花下的美人。蜂蝶在花间飞舞,争相追逐。明年即便人再强健,这样的聚会恐怕难以重现。我们须得仔细看看,晚上的月亮升起,映照着银烛的光辉。


注释:

  • 浅霜:指轻微的霜,象征秋季的到来。
  • 侵绿:霜冻使得绿色的植物受到侵袭。
  • 美人:指词中所描绘的女性,可能是朋友或爱人。
  • 黄菊: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坚韧,适合重阳节的意境。
  • 秋露重:秋天的露水沉重,暗示着季节的寒冷。
  • 真珠:用来比喻露水的晶莹剔透。
  • 坐上人如玉:形容坐在身边的人气质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重阳节前后,苏轼在湖州暂住,因重阳节的习俗而作。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敬老与团聚,诗中既有对秋天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千秋岁》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词,更是苏轼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浅霜侵绿”描绘了秋天的气息,似乎在提醒人们,生命的美好是短暂的。美人与黄菊的意象交织,既表现了生机与希望,也暗示了衰老的无奈。苏轼用“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道出了时光无情,聚会的难得。“晚来月上和银烛”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月光与烛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浅霜侵绿:描绘秋天来临的景象,霜冻覆盖了绿叶。
  • 发少仍新沐:虽已年老,仍保持清新的状态,表现自信与从容。
  • 冠直缝,巾横幅:描述穿着打扮,体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 美人怜我老:表达他对美人怜惜之情,透露出对衰老的无奈。
  • 秋露重:露水沉重,暗示秋天的寒意,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坐上人如玉:形容身边的人高雅如玉,突出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真珠落袖”,将露水比喻成珍珠,突出其美丽。
  • 拟人:如“蜂蝶乱,飞相逐”,生动描绘了蜂蝶的轻快与活泼。
  • 对仗:如“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增强了词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生命的脆弱。
  • 黄菊: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 :象征珍贵与美好,暗喻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秋岁》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
    • B) 长寿
    • C) 财富
    • D) 忧伤
  3. 诗中“浅霜侵绿”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到来?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菊花》 by 杜甫
  • 《秋夕》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秋夕》 by 李白:

  • 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苏轼的词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感悟,而李白的诗则更加注重自然的壮美与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