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史猷父》
时间: 2025-01-19 16:41: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崦残晖薄首邱,与猿同啸鹤同游。
山林一出资惊笑,风雨多情管滞留。
前别忽来如再世,后期禁得又三秋。
湖天倘有相从分,为我何妨割半洲。
白话文翻译:
西山的余晖在薄薄的丘陵上,和猿猴一同啸叫,与仙鹤一起游玩。
走出山林,心中不禁惊笑,风雨多情使我滞留。
前次分别忽然再见,就像重生一般;后来的相聚却又是三秋的漫长等待。
如果湖天之间能有相伴的缘分,为我何妨分割一半的洲岛?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崦:西边的山丘。
- 薄首邱:薄薄的丘陵。
- 猿:猿猴,常与鸣叫相关。
- 啸:叫声,指高亢的声音。
- 鹤:指仙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 资:这里作“心中之感”的意思。
- 惊笑:因感到意外而发笑。
- 滞留:停留不前。
- 前别:前次的分别。
- 再世:再次相聚。
- 禁得:受得住。
- 三秋:形容时间的漫长。
- 湖天:湖面与天空。
- 相从分:相伴的缘分。
- 割半洲:分割一部分的洲岛,意指付出。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猿”和“鹤”,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象征友谊与高洁的品格。
- “三秋”是一个时间单位,通常用来形容漫长的分别或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华,号白石,宋代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重视生活体验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常表现出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史猷父重聚之时,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友谊的珍惜。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了秋天带来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次韵史猷父》是一首展现友谊和自然美的诗。诗人通过西崦的残晖和猿鹤的陪伴,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在字里行间,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及相聚的欢愉,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西山,猿猴的啸声与鹤的游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惊笑”与“滞留”二词,表现了心中愉悦的情感,以及风雨中难以离去的惆怅。
后两句则转向对友谊的思考,诗人自前别再聚的感慨,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最后一句“为我何妨割半洲”,更是将友谊的珍贵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展现了诗人愿意为友谊付出一切的豪情。
整首诗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崦残晖薄首邱:描绘西山的余晖洒在丘陵上,营造出黄昏的意境。
- 与猿同啸鹤同游:表现与自然生灵的和谐共处,象征友谊的美好。
- 山林一出资惊笑:走出山林,心中因景而惊喜,流露出快乐的心情。
- 风雨多情管滞留:风雨的多情让人不愿离去,表达对自然的依恋。
- 前别忽来如再世:重逢时光仿佛回到了再生的瞬间,感叹时光的奇妙。
- 后期禁得又三秋:漫长的等待让人难以承受,强调时间的无情。
- 湖天倘有相从分:若湖面与天际间有相伴的缘分。
- 为我何妨割半洲:愿意为友谊付出,体现无私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猿与鹤比作友人,表现自然与友谊的和谐。
- 拟人:将风雨形象化,赋予情感,增加诗意。
- 对仗:如“前别忽来,如再世”体现出工整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崦:象征孤独与思念。
- 猿与鹤:象征友谊与高洁。
- 残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湖天:代表广阔的情感与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猿”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友谊
- C. 自然
- D. 时间
-
“前别忽来如再世”中的“再世”意味着什么?
- A. 再次相聚
- B. 重新开始
- C. 复生
- D. 以上皆是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 A. 风雨多情管滞留
- B. 为我何妨割半洲
- C. 山林一出资惊笑
- D. 前别忽来如再世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豪放与饮酒之乐,而陈著的《次韵史猷父》则更注重于自然与友谊的细腻感受。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陈著的友情主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十九首》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