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成季》

时间: 2025-01-14 23:51:36

岁寒日之夕,疏篱梅放花。

池塘霜气净,柳带吐芳芽。

山根拥残雪,乱石径横斜。

片帆下晴吹,行吟过君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寒日之夕,疏篱梅放花。
池塘霜气净,柳带吐芳芽。
山根拥残雪,乱石径横斜。
片帆下晴吹,行吟过君家。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岁末冬日傍晚,稀疏的篱笆旁梅花悄然绽放。
池塘的霜气已然消散,柳树开始吐出新芽。
山脚下仍然积着残雪,杂乱的石头小径横斜交错。
一只小船在晴朗的天气中轻轻行驶,我吟唱着诗歌路过你的家。

注释:

  • 岁寒:指寒冷的冬季,常用来形容寒冷的季节或环境。
  • 疏篱:稀疏的篱笆,指围绕庭院的栅栏。
  • 梅放花:梅树开花,象征着坚贞和高洁。
  • 霜气净:指霜冻的气息已经消散,给人以清新之感。
  • 柳带:柳树的新芽,象征春天的到来。
  • 拥残雪:山脚下还有残留的雪,暗示春冬交替的时节。
  • 片帆:指小船上的一片帆,象征着旅行和探索。
  • 行吟:边走边吟唱,表达闲适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淲,字文彭,号秋水,生于宋代,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常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是自然界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梅花、柳芽、残雪等意象,传达出对季节变迁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过成季》是一首描绘冬末春初景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轮回。诗的开头,诗人以“岁寒日之夕”引入,营造出寒冷的冬日氛围,随后“疏篱梅放花”则生动地描绘出梅花在严寒中不屈的精神,传达出坚韧与希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池塘霜气净”、“柳带吐芳芽”描绘了春天的来临,给人以温暖和生机的感觉。在这变化的季节中,诗人不仅看见了自然的复苏,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最后两句,诗人以“片帆下晴吹”结束,展现了他在自然中吟唱的悠然自得。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让人向往,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一种诗意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岁寒日之夕: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傍晚,营造出孤寂和静谧的氛围。
    2. 疏篱梅放花: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池塘霜气净:池塘的霜气消散,春天的气息渐渐显现。
    4. 柳带吐芳芽:柳树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5. 山根拥残雪:山脚下还有残雪,表现出季节交替的特点。
    6. 乱石径横斜:描述小径的曲折,增添了自然的野趣。
    7. 片帆下晴吹:小船在阳光下轻轻行驶,表现出悠闲的情态。
    8. 行吟过君家:诗人吟唱着路过朋友的家,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坚韧的品质相联系。
    • 拟人:柳树“吐芳芽”,赋予了植物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池塘霜气净,柳带吐芳芽”,体现了诗的工整和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热爱,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
  • 柳芽: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残雪: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与春天的到来。
  • 片帆:象征着旅行与探索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冬天
    D. 秋天

  2. 诗中哪种植物代表春天的到来? A. 松树
    B. 梅花
    C. 柳树
    D. 桃花

  3. “片帆下晴吹”中“片帆”指的是什么? A. 一片树叶
    B. 一只小船的帆
    C. 一片云彩
    D. 一片雪花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韩淲的《过成季》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的变化,但韩淲更注重细腻的季节交替描绘,而白居易则更强调离别与思乡之情,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