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22:41: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重漏彻动晨钟,万国衣冠正会同。
拜舞影摇三殿外,胪传声度五云中。
御台赐酒羔羊白,绣衮绚霞宫锦红。
惟有侍臣才思捷,连篇献赋敌扬雄。
白话文翻译:
在宫殿的高处,晨钟声响彻,万国的衣冠齐聚一堂。
外面,拜舞的身影在三殿之外摇曳,歌声穿过五云飘荡。
皇帝的台上赐予美酒和羔羊肉,华丽的宫锦在阳光下灿烂夺目。
唯有侍臣才思敏捷,连篇累韵的赋作堪比扬雄。
注释:
- 九重:指的是高大、重重叠叠的宫殿,常用以形容帝王的居所。
- 漏彻:指钟声传得很远,响亮。
- 万国衣冠:指来自各国的使者、代表,穿着各国的服饰。
- 拜舞:指朝廷上进行的礼仪舞蹈。
- 御台:指皇帝的台座,象征地位与权力。
- 羔羊:指美味的羔羊肉,象征丰盛的宴席。
- 绣衮:指华丽的衣服,通常是帝王或权贵穿着。
- 侍臣:指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官员。
典故解析:
- 扬雄:扬雄是汉代的著名辞赋家,以辞赋见长,诗中提到的“敌扬雄”意指侍臣的才华与其匹敌,体现了对侍臣才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继灏,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与社会风貌,擅长古诗,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朝觐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盛典的赞美与对国家繁荣的感慨,反映出明代对外交流与文化自信的情景。
诗歌鉴赏: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盛大朝觐仪式的诗作。诗篇开头以“九重漏彻动晨钟”引入,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典雅,晨钟声响起,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盛典的开启。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万国使者,衣冠整齐,齐聚一堂,营造出一种国际交流与和谐共处的氛围。
“拜舞影摇三殿外”描绘了礼仪舞蹈的美丽景象,突显了朝廷的庄重与典雅。此时的音乐与舞蹈不仅是形式上的礼仪,更是对国家的祝福与赞美。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御台赐酒羔羊白”描绘了丰盛的宴席,营造出一种庆祝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繁荣。
最后两句“惟有侍臣才思捷,连篇献赋敌扬雄”则表达了对侍臣才华的赞美,强调了在这样一个盛大的场合中,聪慧的侍臣能够以才情与文采为国家增光添彩,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望与珍视。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既有对国家盛事的赞美,也有对人才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重漏彻动晨钟:晨钟声响彻在高耸的宫殿之中,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以及仪式的开启。
- 万国衣冠正会同:各国使者齐聚,体现出国家的繁荣和国际间的交流。
- 拜舞影摇三殿外:外面舞蹈的身影摇曳,展示了礼仪的庄重与美丽。
- 胪传声度五云中:音乐声穿越云层,增添了神秘与庄严感。
- 御台赐酒羔羊白:皇帝的台上赐酒与美食,象征着盛大的宴席与丰盛的赏赐。
- 绣衮绚霞宫锦红:华丽的衣服在阳光下闪耀,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 惟有侍臣才思捷:只有聪明的侍臣才思敏捷,突出人才的重要性。
- 连篇献赋敌扬雄:侍臣的作品与扬雄的赋作相媲美,展现了文人的才华与创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九重漏彻”与“万国衣冠”,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宴席与国家的繁荣相联系,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朝觐的盛况,反映出国家的繁荣与国际的交流,同时赞美了侍臣的才华,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重:象征权力与尊贵。
- 晨钟:象征新的开始与庄重的氛围。
- 万国衣冠:象征国际交流与和谐。
- 拜舞:象征传统礼仪与文化传承。
- 羔羊:象征丰盛的生活与国家的富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重”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山川
C. 河流
D. 城市 -
“御台赐酒羔羊白”中,羔羊象征什么? A. 勇气
B. 牺牲
C. 丰盛的宴席
D. 友谊 -
诗中提到的侍臣与哪位古代辞赋家相提并论? A. 李白
B. 杜甫
C. 扬雄
D. 白居易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登高》:强调了壮丽的自然与人生的感慨,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