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峰崒嵂插青冥,高处平扪井鬼星。
池上莲花开日月,涧边石鼓动雷霆。
药蓝何日逢毛女,仙掌于今忆巨灵。
愿驾鹿軿过雾市,丹炉石榻检遗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诗中提到三座尖峭的山峰高耸入云,触摸到井中和鬼星。池塘里的莲花在阳光下盛开,溪涧旁的石鼓仿佛在轰鸣。诗人渴望能与毛女相见,怀念昔日的巨灵。最后,诗人希望乘坐鹿车穿过迷雾的市集,回到丹炉石榻上修炼遗留下来的经文。
注释:
- 崒嵂:形容山峰高耸、陡峭的样子。
- 青冥:指高远的天空。
- 平扪:指在高处触摸。
- 井鬼星:古代星名,传说中与阴间有关的星星。
- 药蓝:指一种植物,常用作药材。
- 毛女:传说中的仙女,象征着美丽和长生。
- 仙掌:指神仙的手。
- 巨灵:传说中的神灵,通常与山水有关。
- 鹿軿:用鹿拉的轻便车。
- 丹炉:炼丹的炉子,象征着修炼与长生。
- 石榻:石制的床,指修行者的卧所。
- 检遗经:寻找和研究留下的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氏,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诗作诞生于彭氏游历华山之际,受其壮丽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华山的壮丽与神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头的“三峰崒嵂插青冥”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高耸,仿佛直入云端,给人以震撼之感。接下来的“池上莲花开日月”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而“涧边石鼓动雷霆”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药蓝何日逢毛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仙女的追求,反映了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渴望。最后两句“愿驾鹿軿过雾市,丹炉石榻检遗经”更是将诗人的理想生活与修行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峰崒嵂插青冥:描绘华山三座峰高耸入云,展现其壮丽景色。
- 高处平扪井鬼星:在高处触摸到与阴间有关的星星,表现出对神秘事物的探索。
- 池上莲花开日月:池塘中的莲花在阳光下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和谐。
- 涧边石鼓动雷霆:溪涧边的石头仿佛在轰鸣,表现自然的力量。
- 药蓝何日逢毛女:渴望与传说中的仙女相遇,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仙掌于今忆巨灵:回忆起神灵的存在,寄托对幻想世界的向往。
- 愿驾鹿軿过雾市:希望乘坐鹿车穿过迷雾的市集,象征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 丹炉石榻检遗经:在石榻上检索遗留下来的经典,体现出对修行和知识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山比作插入青冥的高峰,增强了景象的壮丽感。
- 夸张:如“石鼓动雷霆”,强调了自然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展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峰:象征高耸入云的理想与追求。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着生命的绽放。
- 石鼓:象征大自然的力量与震撼。
- 毛女:代表理想中的仙女,象征着渴望与幻想。
- 丹炉:象征修炼与追求长生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峰指的是哪个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嵩山
- D. 衡山
-
诗人希望驾驭什么样的车子?
- A. 马车
- B. 鹿车
- C. 牛车
- D. 驴车
-
诗中“药蓝”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神仙
答案:
- B. 华山
- B. 鹿车
- C. 一种植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与彭氏的山水诗对比:
- 王维的诗歌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彭氏的诗则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探索,具有更强的幻想色彩。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意象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