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胡虏中原乱似麻》

时间: 2025-01-08 01:44:13

胡虏中原乱似麻。

此景依稀似永嘉。

丁珠片玉落泥沙。

何时返翠华。

呈祥鸾凤失仙槎。

因循离恨加。

前生应是负偿他。

思量无岸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胡虏中原乱似麻
春娘 〔宋代〕

胡虏中原乱似麻。
此景依稀似永嘉。
丁珠片玉落泥沙。
何时返翠华。
呈祥鸾凤失仙槎。
因循离恨加。
前生应是负偿他。
思量无岸涯。

白话文翻译:

胡虏在中原的乱象就像麻一样纷乱,这种景象让我依稀想起了永嘉之乱。珍珠玉石仿佛落入泥沙之中,何时才能回到那美好的日子?祥瑞的鸾凤不再有仙舟,因而离恨愈加深重。想想前世我或许是亏欠了他,沉思之下又觉得无尽无涯。

注释:

  • 胡虏:指的是外族侵略者,特指北方的契丹、女真等民族。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历史上是文化与政治的中心。
  • 永嘉:指东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历史上著名的动乱。
  • 丁珠片玉:形容珍贵的物品被毁坏或失落。
  • 翠华:指美好的日子或高贵的环境。
  • 呈祥鸾凤:指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美好与吉祥。
  • 仙槎:指神仙的船,象征着超脱与理想的生活。
  • 因循:拖延、延续的意思。
  • 离恨:离别的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春娘,宋代女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她的词风细腻、情感丰富,常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擅长描绘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战乱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家国沦丧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生动展示了战乱带来的离恨与无奈,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阮郎归·胡虏中原乱似麻》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词作。开篇就以“胡虏中原乱似麻”点明了时代背景,展现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画面混乱而惨烈。接着,作者通过“此景依稀似永嘉”引入历史典故,表明历史的悲剧似乎在重演,让人感到无奈和惋惜。

中间部分以“丁珠片玉落泥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和破坏,象征着珍贵的东西在乱世中化为乌有,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油然而生。接下来“何时返翠华”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盼望,展现了词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求。

结尾部分通过“因循离恨加”和“前生应是负偿他”引出对个人感情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切反思与遗憾,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与愁苦。整首词通过战争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层次,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胡虏中原乱似麻”:描绘了战乱的混乱场景,突显外族侵略的惨烈。
    2. “此景依稀似永嘉”:借古代史事引发对当下局势的感慨。
    3. “丁珠片玉落泥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落,情感愈加沉重。
    4. “何时返翠华”:表达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5. “呈祥鸾凤失仙槎”:隐喻美好的事物的消逝,理想的破灭。
    6. “因循离恨加”:愁苦因离别而加深,情感愈发复杂。
    7. “前生应是负偿他”:反思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8. “思量无岸涯”:表达思念的无尽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乱似麻”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混乱。
    • 典故:引用历史事件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韵律上有较强的对仗感,使得情感更加流畅。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探讨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关系,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恨。

意象分析:

  • 胡虏:外敌入侵,象征着混乱与痛苦。
  • 永嘉:历史典故,象征着悲剧的重演。
  • 丁珠片玉:珍贵的东西化为乌有,象征失落。
  • 翠华:象征美好的生活与理想。
  • 鸾凤:象征祥瑞与和谐的生活。
  • 仙槎:象征理想与超然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胡虏”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汉族
    • B. 外族侵略者
    • C. 士人
  2. “何时返翠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渴望
    • C. 对现在的满足
  3. 诗中的“丁珠片玉”用来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失落的美好事物
    •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春娘的《阮郎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女性对离别的愁苦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春娘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李清照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