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舟行即事)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淡烟凝翠锁寒芜。
斜阳挂碧梧。
沙头三两雁相呼。
萧萧风卷芦。
何处笛,一声孤。
岸边人钓鱼。
快帆一夜泊桐庐。
问人沽酒无。
白话文翻译:
淡淡的烟雾笼罩着翠绿的寒野,
斜阳挂在碧绿的梧桐树上。
沙滩上三两只大雁在呼叫,
萧萧的风卷起芦苇。
哪里传来一声孤独的笛声?
岸边有人在钓鱼。
快帆在一夜间停泊在桐庐,
我问那人有没有酒可以买?
注释:
- 淡烟:轻薄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寒芜:指寒冷的荒草地。
- 斜阳:指夕阳,光线倾斜。
- 碧梧:青绿的梧桐树。
- 沙头:沙滩的边缘。
- 萧萧:形容风声或鸟鸣声的凄凉。
- 沽酒:卖酒。
典故解析:
“碧梧”出自古文中对梧桐的描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雅致的情趣。桐庐是一个地名,因其自然风光而闻名,诗中提到的“快帆一夜泊桐庐”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长庚,字子琛,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常描绘自然景物,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舟行途中,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阮郎归(舟行即事)》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船行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开头的“淡烟凝翠锁寒芜”通过“淡烟”和“寒芜”构建出一幅清冷的画面,令人感受到秋日的气息。接着“斜阳挂碧梧”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静谧结合,斜阳的光影在梧桐树上洒下,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沙头三两雁相呼,萧萧风卷芦”则描绘了鸟类的孤独与自然的宁静,风的声音增强了孤独感,令读者产生共鸣。而“何处笛,一声孤”暗示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的孤独感,借笛声传达出一种隐秘的情绪。
最后的两句“快帆一夜泊桐庐,问人沽酒无”则给这幅图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诗人并未沉醉于自然的美好,而是关注生活的琐事,透露出对酒的渴望,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孤独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淡烟凝翠锁寒芜:烟雾似乎凝聚在翠绿的荒野上,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斜阳挂碧梧:夕阳的余晖洒在碧绿的梧桐树上,增添了几分温暖。
- 沙头三两雁相呼:沙滩上偶尔有几只雁在呼叫,显得孤独而自然。
- 萧萧风卷芦:风声萧萧,卷动了岸边的芦苇,增添了生动的画面。
- 何处笛,一声孤:不知从何处传来孤独的笛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岸边人钓鱼:岸边有人在钓鱼,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 快帆一夜泊桐庐:快船在夜间停泊在桐庐,展现了动静结合。
- 问人沽酒无:诗人询问是否有酒可买,增添了生活的细节。
-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雾与寒芜的结合,暗示了孤独的心境。
- 拟人:风卷芦描述了风的动感,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快帆一夜”与“问人沽酒”,形成对比的意象。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淡烟:象征着朦胧的生活状态,暗示内心的迷茫。
- 斜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增添了诗的哀愁感。
- 碧梧:作为一种高洁的植物,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志向。
- 孤笛:象征着孤独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包括哪些?
- A. 山川
- B. 夕阳
- C. 河流
- D. 草地
-
“何处笛,一声孤”中的“孤”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宽慰
-
诗人在最后询问“问人沽酒无”表达了什么?
- A. 对酒的渴望
- B. 对生活的失望
- C. 对朋友的想念
- D. 对工作的烦恼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崔颢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葛长庚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 相对崔颢的《黄鹤楼》,葛长庚的作品在意境上更为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整理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 《诗词解析指南》:提供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与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