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时间: 2024-09-19 20:48:28

夜窗书眼怯开帷。

镫花收焰时。

五更寒月不相随。

上廊林影迟。

青史事,碧山栖。

蹉跎双鬓丝。

十年心事入支颐。

雁声将梦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夜窗书眼怯开帷。镫花收焰时。
五更寒月不相随。上廊林影迟。
青史事,碧山栖。蹉跎双鬓丝。
十年心事入支颐。雁声将梦飞。

白话文翻译

夜晚,窗前的书本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模糊,像是羞怯地开启帷幕。灯下的花影在熄灭的瞬间显得格外清晰。清晨的寒月不再伴随我,走上长廊,林间的影子显得缓慢而悠长。
历史上那些青涩的往事,像是栖息在碧山上的鸟儿,留不下痕迹。岁月流逝,双鬓已白。
十年的心事让我不得不托腮沉思,孤雁的哀鸣仿佛将我的梦境带走。

注释

  • :害羞、胆怯。
  • :古代的灯具,常用于夜间照明。
  • :火焰,指灯光。
  • 五更:指黎明前的时分。
  • 青史:指历史书籍,象征历史的记载。
  • 蹉跎:形容岁月的流逝。
  • 支颐:托腮思考的姿态。
  • 雁声:指候鸟的叫声,常与孤独、思乡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现出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阮郎归》创作于朱祖谋对人生的沉思之际,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使得诗人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反思过去,追忆往事。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夜晚的书房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便以“夜窗书眼怯开帷”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惆怅的氛围。这里的“怯”字,不仅传达了对夜晚的害怕,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脆弱与不安。接下来,灯下的“镫花”在熄灭时的瞬间,似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五更寒月不相随”,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月亮本应是伴侣,却在清晨的曙光中悄然离去,给人以无尽的失落感。通过“上廊林影迟”的描绘,诗人将视线引向外界,暗示着人生的漫长与无奈。

而“青史事,碧山栖”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历史如同碧山一般,远而不可及。岁月的蹉跎让诗人感到双鬓已经染上了白丝,十年的心事在此刻显得尤为沉重。结尾的“雁声将梦飞”则以孤雁的鸣叫结束,仿佛在告诉读者,梦境也将随之远去,留下的只有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以淡淡的忧伤贯穿始终,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事的追忆,既有对历史的思考,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窗书眼怯开帷:夜晚,窗前的书籍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模糊,像是害羞地揭开了帷幕。
  • 镫花收焰时:灯下花影在熄灭的瞬间显得清晰。
  • 五更寒月不相随:黎明前的寒月不再陪伴我。
  • 上廊林影迟:走上长廊,林间的影子显得缓慢而悠长。
  • 青史事,碧山栖:历史上的往事如同栖息在碧山的鸟儿,留不下痕迹。
  • 蹉跎双鬓丝:岁月流逝,双鬓已白。
  • 十年心事入支颐:十年的心事让我不得不托腮沉思。
  • 雁声将梦飞:孤雁的哀鸣仿佛将我的梦境带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比作“碧山”,象征着遥远与不可及。
  • 拟人:灯下的花影被赋予了“收焰”的动作,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青史事,碧山栖”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为主题,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怀旧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窗: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环境。
  • :代表知识与过往的沉淀。
  • 寒月:象征孤独与失落。
  • 林影:表现出一种悠长与等待的情感。
  • 青史:历史的象征,暗示对往事的回顾。
  • 雁声:代表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开头“夜窗书眼怯开帷”中,“怯”字的意思是: A. 害羞
    B. 勇敢
    C. 疲惫
    D. 清晰

  2. “五更寒月不相随”中的“五更”指的是: A. 晚上
    B. 清晨
    C. 中午
    D. 深夜

  3. 诗中提到的“青史事”指的是: A. 个人经历
    B. 历史记载
    C. 未来的希望
    D. 亲友的往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但更直接地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引发情感。
  • 《月夜忆舍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