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有感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2:27:40

格是欲归归未得,还堪作想想难凭。

平生下笔持公论,千古风流张季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画有感 其二
曹寅 〔清代〕

格是欲归归未得,还堪作想想难凭。
平生下笔持公论,千古风流张季鹰。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的格调让我想起归家,但归家却仍未实现,内心的思念很难得到确切的依靠。
我一生写作时常坚持公正的观点,千古风流人物如张季鹰般流芳百世。


注释:

字词注释:

  • :这里指画作的风格或格调。
  • 欲归:想要回归。
  • 想想:思念、怀念。
  • 公论:公正的论述或观点。
  • 千古风流:千古流传的风流人物。
  • 张季鹰:张季鹰,字子容,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才华闻名,代表了风流才子。

典故解析:

  • 张季鹰:张季鹰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曾以其风流才俊的形象和才华受到后世尊重。诗中提及他,显示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寅(约1620—约1685),字子美,号云谷,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诗人对画作的感受引发了对人生归宿和理想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题画有感 其二》是一首充满思索和感慨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格是欲归归未得”引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诗人通过画作的格调,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呈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在现实中感到无能为力的矛盾心态。随后的“还堪作想想难凭”则进一步强调了思念的沉重和难以寄托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转向自我反省,诗人提到自己“平生下笔持公论”,这不仅是对自己创作态度的肯定,也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坚持和对公正的追求。最后一句“千古风流张季鹰”将个人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古代风流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将自己置于这样的理想之中,渴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体现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格是欲归归未得:通过“格”字指代画作的美好,表明画作让人产生归家的情绪,然而这种归属感却未能实现,揭示了内心的失落。
  2. 还堪作想想难凭:思念之情无法找到可靠的支撑,表达了内心深处的不安和孤独。
  3. 平生下笔持公论:诗人自述,自己在写作上秉持公正的态度,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真理的追求。
  4. 千古风流张季鹰:将自己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希望在历史中留名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欲归归未得”与“想想难凭”,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暗喻:通过画作的格调来暗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归宿感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失落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公正与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安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人们对家园的向往。
  • 公论:代表着正义、公平的价值观,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求。
  • 风流:象征着才华和个性,表现出对历史杰出人物的钦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季鹰”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唐代
    B. 南北朝
    C. 明代
    D. 宋代

  2. “欲归归未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归属感
    B. 失落感
    C. 快乐感
    D. 忧伤感

  3. 诗中“千古风流”意指什么?
    A. 历史人物的才华
    B. 自然风光的美丽
    C. 生活的安稳
    D. 社会的变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对比,王维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但其语言更为清新自然,而曹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联系,表现出一种更深的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与人生:曹寅的文学世界》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曹寅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