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 和外韵》
时间: 2025-01-04 11:5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中柳 和外韵
作者: 姚凤翙 〔清代〕
时序关心,闻说春来偏恼。
恨萋萋侵阶芳草。
痴情无那,把飞鸿私告。
系红笺报君知道。
羞对菱花,瘦影堪怜堪笑。
不成眠相思梦杳。
临歧曾订,聚首庭梅早。
百花残又看春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烦恼。对美丽的芳草心生怨恨,痴情的心无法忍受,只能通过鸿雁传达心意,红笺寄语希望他能知晓。面对菱花的倒影,心中既有怜惜又有苦笑。夜不能寐,思念的梦似乎遥不可及。曾经约定的相聚,如今却在梅花盛开的时节早已错过。看着百花凋零,春天也在无声中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 飞鸿:指鸿雁,古代用作传情的鸟类。
- 红笺:红色的信纸,常用于写信。
- 菱花:指水中菱角的倒影,象征美丽而脆弱的事物。
- 瘦影:形容身材消瘦的身影,暗指思念的苦楚。
典故解析:
- 飞鸿传信:古时人们常用鸿雁传递信件,象征远隔的思念。
- 庭梅: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凤翙,清代女诗人,以词作和诗作闻名。她的作品多关注女性情感,风格细腻,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新旧交替之时,作者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风中柳 和外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复杂心情。开篇“时序关心”便引入了对季节变化的关注,春天的到来本应是令人欢喜的时刻,但诗人却因“偏恼”而感到烦恼,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接着对“萋萋芳草”的恨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诗中通过“痴情无那”的感叹,表达了对爱恋的无奈与渴望,而“飞鸿”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希望与不安的情绪。信笺的寄托不仅是对彼此情感的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
“羞对菱花,瘦影堪怜堪笑”这句,描绘出一种美丽而脆弱的自我形象,结合睡不着的相思梦,展现出深沉的思念之情。最后的“百花残又看春老”,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使人感到惋惜,折射出人对于生命与爱情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伤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序关心:关注季节的更替,暗示作者对春天的期盼。
- 闻说春来偏恼:听说春天来了,心中却感到烦恼,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恨萋萋侵阶芳草:对茂盛芳草的怨恨,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
- 痴情无那,把飞鸿私告:痴情无奈,只能借鸿雁传达情感,传达出对爱的无助。
- 系红笺报君知道:用红笺寄托心意,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
- 羞对菱花,瘦影堪怜堪笑:面对自己的倒影,既感到可怜又忍不住苦笑,反映出自我意识的纠结。
- 不成眠相思梦杳:夜不能寐,思念的梦境遥不可及,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 临歧曾订,聚首庭梅早:曾经约定在梅花盛开的时节相聚,如今却已错过。
- 百花残又看春老:看到百花凋零,感叹春天的流逝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鸿”比喻传情,寓意深远。
- 拟人:赋予草木以情感,使自然景物生动起来。
- 对仗:如“堪怜堪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期待与失落,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表现出女性对于爱情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和希望,亦是感情的复苏。
- 芳草:代表美好与青春,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的怨恨。
- 飞鸿:传情的使者,象征着思念与渴望。
- 菱花:美丽的倒影,暗示了自我认知的脆弱与无奈。
- 百花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反映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对爱情的思念
- C. 描写自然景色
- D.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飞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传情
- B. 自由
- C. 远行
- D. 追忆
-
诗中提到的“菱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和脆弱
- B. 努力与奋斗
- C. 忍耐与坚韧
- D. 生命的希望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对比姚凤翙的《风中柳》和孟浩然的《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情景,但姚凤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孟浩然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开阔与生机。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相关文献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鉴赏方法
- 《姚凤翙诗词选》 - 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