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
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白话文翻译:
在孺子祠堂前插上了酒旗,游人哪能体会到这江蓠的美好。
白鸥想要降落却又被惊起,曾经见过陈蕃在此时悠然自得。
注释:
- 孺子:指的是幼小的孩子,常常用来指代无辜的、需要保护的人。
- 祠堂:供奉祖宗或名人的庙宇,表示对先人的尊敬。
- 酒旗:一种用来标示酒家或酒席的旗帜,象征欢庆。
- 江蓠: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江河湖泊边,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陈蕃:历史人物,东汉末年的名士,以高洁的品格和隐居生活著称。
典故解析:
“陈蕃解榻”出自“解榻”典故,意指陈蕃在隐居时的清闲与悠然自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该典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赵,号靖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精湛的文笔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碧波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孺子祠堂前的情景描绘,引发了对游人游玩的思考。开头提到的“酒旗”不仅是欢庆的象征,也暗示了生活的喧嚣与繁华。而“游人那解荐江蓠”,则表现了游人对自然美的不解与忽视,反映出人们常常忙于追逐名利,而忽略了自然的真实与美好。
接下来的“白鸥欲下还惊起”描绘了鸟儿因人而惊飞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的干扰。最后一句提到“曾见陈蕃解榻时”,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回忆,呼应了前面对游人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总体来看,诗人在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孺子祠堂插酒旗:描绘出喜庆的场景,酒旗象征着人们的欢聚。
- 游人那解荐江蓠:表达游人对自然美的不理解,暗含对现代生活的批判。
- 白鸥欲下还惊起: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因人而惊飞,表达人与自然间的隔阂。
- 曾见陈蕃解榻时:回忆隐士生活,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形成强烈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拟人:白鸥的惊起,赋予了鸟类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反思,表达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酒旗:象征欢庆与热闹,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
- 江蓠:自然的美好,象征着纯真与宁静。
- 白鸥:象征自由,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孺子祠堂”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生的喧嚣
C. 对先人的敬仰
D. 游人的欢庆 -
“白鸥欲下还惊起”中,白鸥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人的自由
B. 对自然的干扰
C. 游人的无知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与刘克庄: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而刘克庄则反映出对现代生活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