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叠》

时间: 2025-01-19 18:10:07

花离京洛缁尘少,诗到齐梁绮语多。

老子七言虽淡泊,不曾一字犯阴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离京洛缁尘少,
诗到齐梁绮语多。
老子七言虽淡泊,不曾一字犯阴何。

白话文翻译:

花离开京城和洛阳,尘世间的喧嚣少了许多;
诗歌传到齐国和梁国,华丽的辞藻却增添了不少。
老子的七言诗虽然清淡朴素,但他从未用一个字去触犯阴暗的事物。

注释:

  • 京洛:指的是古代的两个重要城市,京(指北京)和洛(指洛阳),代表着繁华的都会。
  • 缁尘:缁,黑色;尘,尘土。指世俗的纷扰、喧嚣。
  • 齐梁:指齐国和梁国,都是古代的文化中心,诗歌繁荣的地方。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他的作品《道德经》以七言句式著称。
  • 阴何:阴暗的事情,这里指邪恶或不正之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甫,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借古典的形式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对古人作品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十叠》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作者通过对比,表现出在繁华的京洛与诗意的齐梁之间的不同,前者的清净与后者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诗的开头提到“花离京洛缁尘少”,让人感受到一种脱离世俗的清新气息,似乎是在吟唱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接下来提到的“诗到齐梁绮语多”则表达了在文化繁荣的齐梁,华丽的词藻充斥着诗篇,似乎在批判那种表面的浮华与无实的内容。

最后一句“老子七言虽淡泊,不曾一字犯阴何”,则表达了对老子清淡思想的钦佩,强调了在艺术创作中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拒绝与阴暗事物为伍。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警示人们不要迷失在华丽的表象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离京洛缁尘少”:表达了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的清净,花的离去象征着对世俗喧嚣的逃离。
  2. “诗到齐梁绮语多”:描绘了齐梁地区诗歌的繁荣,但同时也暗示这种繁荣的表面性。
  3. “老子七言虽淡泊”:赞美老子作品的清淡朴素,强调内心的追求。
  4. “不曾一字犯阴何”:指老子的作品没有触及阴暗之事,强调道德与精神的高尚。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京洛与齐梁的对比,突显出不同文化氛围的差异。
  • 隐喻:花和尘的意象隐喻了清净与世俗的对立。
  • 排比:通过排比强调了老子作品的特点与价值。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提倡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创作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和清净,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京洛:代表繁华的都市生活,暗示世俗的喧嚣。
  • 齐梁:象征文化的繁荣与华丽,但同时也暗含对浮华的反思。
  • 老子:代表道家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京洛”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和洛阳
    • B. 南京和杭州
    • C. 西安和成都
  2. “老子”的作品是什么?

    • A. 《论语》
    • B. 《道德经》
    • C. 《诗经》
  3. 诗中提到的“缁尘”指的是什么?

    • A. 花香
    • B. 世俗的纷扰
    • C. 清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十叠》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文化的内涵,而杜甫则直接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刘克庄及其他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对古诗的详细分析与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