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腔孤愤未能消,
冷看东邻兵马骄。
愧我忧愁驱不尽,
时生时退似江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愤懑难以消解,冷眼旁观邻国的骄横气焰。自己虽有忧愁却难以驱散,心情的起伏如同江潮般时涨时退。
注释:
- 孤愤:形容一种孤独的愤怒。
- 东邻:指东边的邻国,可能暗指当时的敌国。
- 兵马骄:指敌国的军队骄横自大。
- 愧我:表示对自己的不满与羞愧。
- 忧愁:指内心的忧虑与愁苦。
- 时生时退:形容情绪的波动,有时高涨有时低落。
- 江潮:比喻情绪的潮起潮落。
典故解析:
- 江潮:诗中提到江潮,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化无常,也暗示诗人心情的波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费墨娟,清代女性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孤愤”一词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怒与无奈。面对邻国的骄横自大,诗人感到自愧不如,忧愁难以驱散。诗中使用了“江潮”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情感的波动。江潮的涨退,如同诗人的情绪时而高涨又时而低落,显得格外无助。这种情感的起伏,象征着历史的悲剧和社会的无奈。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心与对个人情感的纠结,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腔孤愤未能消”: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内心的愤怒和压抑。
- “冷看东邻兵马骄”:以旁观者的姿态,冷静地观察邻国的强盛,感到无奈。
- “愧我忧愁驱不尽”:自责于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反映出强烈的自我否定。
- “时生时退似江潮”:情感的起伏,像江潮一样有规律却又难以控制。
-
修辞手法:
- 比喻:“时生时退似江潮”,通过江潮比喻情感的起伏,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对比效果。
-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个人情感的无奈,反映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意象分析:
- 孤愤:象征诗人的孤独感和愤怒。
- 东邻:代表外敌的威胁,反映了国家的危机。
- 兵马:军队的象征,体现战争的紧迫感。
- 江潮:象征情感的变化,内心的波动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愤”指的是: A. 孤独的快乐
B. 孤独的愤怒
C. 孤独的悲伤 -
“东邻”指的是: A. 西边的邻国
B. 南边的邻国
C. 东边的邻国 -
诗中提到的“江潮”象征: A. 永恒不变的情感
B. 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C. 生活的平淡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但其情感更为悲壮;而费墨娟的《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则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女性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费墨娟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