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山合沓不容车,路入穷乡亦可嗟。
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
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
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乡村环境。山峦叠嶂,连车都无法通行,路途深入偏远乡村,令人唏嘘。野兔窥视人类,像狗一般;羝羊的乳汁便是当地的名茶。风声凄楚,鸟儿在树上啼叫,荒凉的野外,草地上开着花。落日斜照,不知何处可以栖息,孤立的岩石上,只有寂寞的几户人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山:指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山峦。
- 穷乡:偏远的乡村。
- 于菟:指野兔,形象地反映出乡村的自然生态。
- 羝羊:指公羊,诗中提到的“分乳”是当地特产的茶。
- 亭亭:形容高而直立的样子,这里指落日的姿态。
- 危岩:悬崖峭壁,象征孤独和寂寞。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更多是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鼎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黄土坎》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乱山合沓不容车”,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偏远,山峦重叠,交通不便,给人一种闭塞感,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这种景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隐喻,暗示着人们在喧嚣的社会中失去了归属感。
接着的“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则带来了乡村的生活气息。野兔和羝羊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也体现了乡村的纯朴与自然。这里的“名茶”则暗示了乡村特产,显示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面。
后面的“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进一步营造了孤寂的氛围,风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凉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自然的美丽与荒凉并存,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最后两句“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将孤独的主题推向高潮。落日的余晖照耀着偏远的岩石,暗示着诗人对归宿的思考,也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既有对乡村宁静的向往,也有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山合沓不容车:重重叠叠的山峦挡住了车道,环境的恶劣和偏远。
- 路入穷乡亦可嗟:路途深入乡村,让人感到唏嘘与无奈。
- 于菟窥人浑似犬:野兔像狗一样窥视人,展现自然的灵动与乡村的生机。
- 羝羊分乳便名茶:羝羊的乳汁制作成茶,呈现乡村特产。
- 风声凄楚禽啼树:风声悲凉,鸟儿在树上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野色荒凉草戴花:荒凉的野外,草丛中开着花,展现自然的美丽与孤寂。
- 落日亭亭何处宿:落日高悬,诗人思考何处可以栖息。
- 危岩寂寞几人家:孤立的岩石上,只有寂寞的几户人家,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于菟”比作“犬”,形象生动,增强了自然的亲切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风声凄楚”,让自然景象更具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对宁静和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荒凉与美丽,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艰难的环境。
- 于菟:代表自然的生机与乡村的野趣。
- 羝羊:象征乡村特产,体现人们与自然的和谐。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归宿的思考。
- 危岩: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诗人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狼
B. 于菟(野兔)
C. 猫
D. 狗 -
诗中“危岩”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悬崖
C. 河流
D. 大树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战争
B. 宁静的乡村生活与孤独感
C. 家庭团圆
D.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 《题临安邸》 by 林逋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其情感更为淡泊,与《黄土坎》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则以个人情感为主,表现出思乡之情,和韩鼎元的对乡村生活的思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风采》
- 《山水田园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