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雨排闷
陆游 〔宋代〕
地润础流水,气蒸人脱裘。
前知暴雨至,孰解老农忧?
白话文翻译:
大雨冲刷烦闷。
地面湿润,溪水流动,空气潮湿得让人脱掉了外衣。
早就知道暴雨会来,谁能体会老农心中的忧虑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润:湿润,滋润。
- 础:地面,土壤。
- 流:流动,流淌。
- 蒸:蒸腾,空气因潮湿而变得饱满。
- 脱裘:脱去外衣,形容天气变得潮湿。
- 前知:早已知道。
- 孰解:谁能理解。
- 老农:年长的农民,指经历丰富的农人。
- 忧:忧虑,担忧。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为主题,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农民的生存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陆游通过描写雨水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大雨排闷》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中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农民的忧虑。开头“地润础流水,气蒸人脱裘”,描绘了暴雨来临时的自然景象,地面湿润,溪水奔流,空气中弥漫着湿气,让人感到闷热,甚至需要脱掉外衣。这种天气虽然是自然的变化,却也给人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烦闷。
接下来的“前知暴雨至,孰解老农忧”,则转向农民的心理状态。尽管雨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但暴雨的来临却让老农感到忧虑,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庄稼的生长与收成。诗人以“孰解”二字,表现出对农民内心复杂情感的理解与同情。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现象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润础流水:描绘了雨后大地的湿润和小溪的流动,展示了自然的生机。
- 气蒸人脱裘:描绘了潮湿的空气使人感到闷热,体现了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
- 前知暴雨至:表现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锐观察。
- 孰解老农忧:表达了对老农人内心忧虑的理解,这种忧虑不仅是对自然的担忧,也是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形成了语言上的美感。
- 比喻:通过自然现象比喻人们的情感状态,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暴雨的来临,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忧虑。同时,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既有滋润之意,也有带来困扰的可能。
- 地润: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老农:象征着经验与智慧,承载着对生活的忧虑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气蒸人脱裘”中的“气”指的是什么?
A. 风
B. 空气
C. 水
D. 灰尘 -
诗中“孰解老农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D. 无所谓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一方面?
A. 自然风光
B. 农民的生活
C. 爱国情怀
D. 个人情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社会民生,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大雨排闷》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表现的是对自然变化的忧虑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而后者则是表现豪情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情感表达和主题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