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时间: 2025-01-01 19:08:31

床有蒲团坐负墙,室无童子自烧香。

人图作拂虽堪笑,我爱逃禅亦太狂。

樱笋久忘晨入省,蓴鲈犹喜老还乡。

汗青未绝茶经笔,那暇投文吊战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床有蒲团坐负墙,室无童子自烧香。
人图作拂虽堪笑,我爱逃禅亦太狂。
樱笋久忘晨入省,蓴鲈犹喜老还乡。
汗青未绝茶经笔,那暇投文吊战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的场景:床上放着蒲团,我靠在墙边坐着,室内没有小童子来烧香。虽然人们为了表现清雅而做出些动作值得一笑,但我却喜欢逃避繁华,过着太过狂放的生活。樱桃和笋早已忘记了早晨的入省,而我依旧喜欢回到故乡,享受老家新鲜的蓴菜和鲈鱼。历史的青史还未绝迹,茶经的笔墨也未曾停歇,哪里还有时间去写文吊唁战场的英雄呢?

注释:

  • 蒲团:一种坐垫,通常用来坐禅或休息。
  • 童子:指年轻的小男孩,古代多为侍奉的人。
  • 逃禅:指逃避禅修的生活,表达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洒脱。
  • 樱笋:樱桃和竹笋,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的乐趣。
  • 蓴鲈:指出生在故乡的美味食材,代表对故乡的怀念。
  • 汗青:历史书籍,青史指的是光辉灿烂的历史。
  • 茶经:指古代关于茶的经典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词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深受后人推崇。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常以爱国情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为主题,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夏,正值陆游晚年,身处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有了逃避繁华、向往自然的情怀。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家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初夏》通过描绘诗人居住环境与内心感受,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床有蒲团坐负墙”引入,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场景。没有童子的陪伴,反而让人感到一丝孤独与宁静,整个空间显得空灵而清幽。

接下来的“人图作拂虽堪笑,我爱逃禅亦太狂”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反感与逃避。尽管有些人追求表面的雅致,但诗人更喜欢内心的自由与狂放,表现出他对传统习俗的不拘泥和对自由的向往。

之后“樱笋久忘晨入省,蓴鲈犹喜老还乡”则是他对故乡自然之美的怀念,樱桃与竹笋的生长,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最后两句“汗青未绝茶经笔,那暇投文吊战场”则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时局的无奈,虽有写文的冲动,却因现实的纷扰而无暇顾及,体现了陆游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与复杂的人生感悟,蕴含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有蒲团坐负墙:诗人坐在蒲团上,靠着墙,描绘出一种安静的状态。
  2. 室无童子自烧香:没有小童子来烧香,暗示一种孤独与自得的气氛。
  3. 人图作拂虽堪笑:虽然人们为了追求表面清雅而做出一些可笑的举动。
  4. 我爱逃禅亦太狂:我更喜欢不拘泥于形式的自由生活。
  5. 樱笋久忘晨入省:樱桃和竹笋已经忘记了早晨的清新。
  6. 蓴鲈犹喜老还乡:我仍然喜欢回到故乡去享受那里的美好。
  7. 汗青未绝茶经笔:历史书籍仍在流传,茶经的笔墨依旧在写。
  8. 那暇投文吊战场:哪里还有时间去写文吊唁战场的英雄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樱笋久忘晨入省,蓴鲈犹喜老还乡”。
  • 比喻:用“汗青未绝”来比喻历史的延续,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语势,展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与故乡的热爱,以及对繁华世俗的逃避,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修身养性的生活。
  • 樱笋: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季节的变化。
  • 蓴鲈:象征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 汗青:历史的象征,表现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所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纷繁复杂
    B. 宁静清幽
    C. 热闹非凡
    D. 贫瘠荒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樱笋”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繁华世俗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1. B
  2. 自然的生机与季节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初夏》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陆游更为洒脱,王维则显得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