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辛夷海棠俱作尘,
鮆鱼蓴菜亦尝新。
一声布谷便无说,
红药虽开不属春。
白话文翻译:
辛夷花和海棠花都已经凋谢,
鲜鱼和水草也开始尝到新鲜的滋味。
听到一声布谷鸟的叫声,便没有更多的话可说,
红药花虽然开放,却已经不再是春天的象征。
注释:
- 辛夷:一种花,常指辛夷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海棠:指海棠花,花期较短,代表春天。
- 鮆鱼:一种鱼,表示春季的水产。
- 蓴菜:水生植物,春季新鲜的蔬菜。
- 布谷:布谷鸟,春天的鸟鸣声,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 红药:即红药花,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典故解析:
“布谷鸟”在古诗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在古代文化中,布谷鸟的叫声被认为是春天的信使,暗示着农事的开始。因此,在诗中提到布谷鸟的叫声,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也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衰败,作品多反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暮春》写于陆游晚年的春季,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无奈和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暮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终结,透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首句“辛夷海棠俱作尘”,以辛夷和海棠这两种春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过去。接着“鮆鱼蓴菜亦尝新”,则通过水中的生物引出了春天的气息,但也暗示着新生事物的来临。
整首诗通过事物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与无奈,特别是“一声布谷便无说”,更是将春天的结束与人们的沉默结合,表现出一种无言的感伤。最后一句“红药虽开不属春”则点明了即使红药花盛开,但已不再是春天的象征,说明一切皆在变化中,令人感到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辛夷海棠俱作尘:春花谢落,象征春天的结束。
- 鮆鱼蓴菜亦尝新:新鲜的水产反映出季节的更替。
- 一声布谷便无说:布谷鸟的叫声传达了春天的结束,令人无言以对。
- 红药虽开不属春:红药花的盛开与春天无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展现了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布谷鸟的叫声被赋予了传递春天的含义,增加了诗意。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春天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生活变迁的感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辛夷:象征春的美好与短暂。
- 海棠:代表春天的繁华与生命的脆弱。
- 布谷鸟:象征春天的结束与自然的变迁。
- 红药:尽管盛开,却已不再是春的象征,反映了失落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暮春》的作者是?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
“一声布谷便无说”中的“布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鱼
C. 一种鸟
D. 一种蔬菜 -
诗中提到的“红药”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脆弱
C. 夏天的来临
D. 秋天的成熟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暮春》与杜甫《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陆游更倾向于对生活变化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动荡带来的忧虑。
- 陆游《暮春》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自然的变化,陆游的诗歌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