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十六 并序》

时间: 2025-01-08 22:48:28

拨文无,添意可。

守住鸭炉火。

绾髻蒙絺,静夜称閒坐。

看他脱钏拢筝,弛襟补袜,也抵得、消魂真个。

尽迟卧。

心头一事疑难,旁眼且窥破。

讳说多愁,难讳两眉锁。

恰言满榭芙蓉,霜时最烂,到秋后、还当来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拨文无,添意可。守住鸭炉火。绾髻蒙絺,静夜称閒坐。看他脱钏拢筝,弛襟补袜,也抵得消魂真个。尽迟卧。心头一事疑难,旁眼且窥破。讳说多愁,难讳两眉锁。恰言满榭芙蓉,霜时最烂,到秋后还当来么。

白话文翻译:

没有文采,倒是可以添加一些情意。守着鸭炉的火焰,梳着发髻,夜深人静时闲坐。看她脱下手镯,抚弄着古筝,放松衣襟与袜子,真是让人心醉。好不容易睡去,心中一件事却难以释怀,侧眼偷偷窥探。难以言说的多愁,眉头紧锁又无法避免。恰如满亭的芙蓉花,霜降时最为娇艳,到了秋天还会再来吗?

注释:

  • 拨文无: 意思是没有文采。
  • 守住鸭炉火: 形容静静守候,心中有火。
  • 绾髻蒙絺: 形容梳理发髻,披着轻薄的纱巾。
  • 脱钏: 指脱下手镯。
  • 弛襟补袜: 意思是放松衣襟,修补袜子。
  • 消魂: 形容心神恍惚。
  • 讳说多愁: 难以言说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60-1730),字梦阮,号雪溪,清代诗人,以词、曲、诗著称,风格多样,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十六阕的这首诗,充满了清代文人的情感细腻与生活趣味。开篇便以“拨文无,添意可”自谦,表现出一种对自身文采的谦卑态度,然而随即转入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描绘的夜晚情景,宁静而又温馨,给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看他脱钏拢筝”中描绘了女性的优雅与婉约,仿佛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浓浓的情意。

接下来的“尽迟卧”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与不安,似乎在暗示某种未解的情感困惑。诗中“讳说多愁,难讳两眉锁”一语,道出内心的隐痛与无奈。最后以“满榭芙蓉,霜时最烂”结尾,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带有些许对未来的惆怅与期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拨文无,添意可: 表达了对自己文字的自谦,同时暗示情感的丰富。
  2. 守住鸭炉火: 形象地描绘了安静的夜晚,火焰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3. 绾髻蒙絺: 细致入微地描绘场景,增添了生活的细腻感。
  4. 看他脱钏拢筝: 传达出对女性柔美的欣赏,及其在音乐中的优雅。
  5. 尽迟卧: 暗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难以入眠。
  6. 心头一事疑难: 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疑惑。
  7. 恰言满榭芙蓉: 借自然景象寄托情感,思索时间的流转。

修辞手法:

  • 对仗: “绾髻蒙絺,静夜称閒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比喻: “满榭芙蓉”寓意美好而短暂的事物,象征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鸭炉火: 温暖与安静的象征,代表着家庭与安宁。
  • 芙蓉: 美丽而脆弱的花朵,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谁? a) 李白
    b) 姚燮
    c) 杜甫
    答案: b) 姚燮

  2. 诗中提到的“满榭芙蓉”象征什么? a) 美好与短暂
    b) 伤痛与绝望
    c) 财富与权力
    答案: a) 美好与短暂

  3. “心头一事疑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疑惑与痛苦
    c) 平静
    答案: b) 疑惑与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词作: 曹雪芹的诗词同样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
  • 《离骚》: 屈原的作品同样反映了对情感的深入剖析。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祝英台近》: 两者都表现了对情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孤独与乡愁,而《祝英台近》则更多描绘生活细节与内心纠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姚燮生平与作品分析》